兩年不見的老友蕾,再見時好像變了,又好像沒變。不變的是彼此的坦誠,變了的是眉宇間那一點生活的滄桑。記得以前她是活潑的,嘰嘰喳喳在人群中非常活躍,現在一年不見,蕾卻變得沉穩,變得安靜,說話慢條斯理,笑時也不再前仰後合,笑得痛快。

“我有一點變了嗎?”蕾說,臉上滑過一點淡淡的自嘲,又道:“沒辦法,隨著人生閱曆增加,人生挫折的考驗,生活的種種壓力,我不得不憂鬱一點,收斂一點。”蕾此時已是某外資企業的總經理助理。去年,她還是一位普通的翻譯。

她熱愛文學,但又不把它當成是一項事業去做,僅僅是當作一種業餘愛好,一種精神的寄托而已,但許多朋友都認為,她的文章既有高山流水的大氣流暢,也有小橋流水的柔婉細膩,她的文章是常在省內外的報刊上發表的。

蕾說我沒變,沒有城府沒有心計,善良透明,快快樂樂的樣子。稱讚我說在這個世道中,能保持這樣一種真我和年輕的激情很難得。我感謝她的鼓勵,同時又隱隱自問:不知不覺中,我是否也會被歲月磨損得失去激情,變得圓熟呢?變得笑容有分寸,做事八麵玲瓏,一板一眼很符合世人的標準呢?可那還是我嗎?我想起一個故事,一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初工作時對一切都很羞怯,做事為人很幼稚的樣子,但十年過去,她變了,衣著是挺考究的製服,臉上常常是似真似假的微笑,對上司嘴甜口巧,對同事則常大聲說話,開著不痛不癢的那種玩笑,對外麵的來訪的一般人員則是一副公事公辦的冷模樣。

十年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忽然有一天,當她看到又來了一個剛分配來的女大學生上班時,她從那新同事的有些笨拙的神色舉止,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她暗笑,同時,內心又感到隱隱的失落。

我不是一個反對成熟的人,成熟意味著富有經驗,處事周全,但我同時也向往著一個成熟人的同時兼有少年人的純良和激情,成熟而不世故,善良而不輕信,活潑而不輕浮,文靜而不古板,聰慧而不奸詐……這些應該是不矛盾的。

任世事滄桑,歲月變遷,就是我們到了白發蒼蒼的時候,依然有一顆少年的心,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

感悟箴言

任世事滄桑,歲月變遷,就是我們到了白發蒼蒼的時候,依然有一顆少年的心,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