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李璐的提醒(2 / 2)

即使李璐現在風頭正健,隱隱約約有長安道門年輕一輩領袖的趨勢,但相王既然已經給李璐長足了麵子,剩下的事情就不會多參與了。家宴完畢,相王便拉著史崇玄要去後堂講道,李璐便跟著李隆基來到了臨淄王府。

乍一聽到郎岌遇害的消息,臨淄王和李璐當場都愣在了那裏,就連崔日知,劉幽求等人,雖然並不知曉相王下令營救郎岌之情,這時聽得郎岌已被仗斃,也大出意外。

上午的道佛論戰,崔日知和劉幽求等人是參與了的,郎岌冒死上諫的事情,他們也親眼所見。中宗在弘文殿裏隻是下令將郎岌逐出,並沒有要仗斃的命令,這韋溫要內侍省仗斃郎岌,純粹就是矯詔之舉。

“嘖嘖,這韋國舅,膽子也忒大些了,居然就這樣矯詔殺了郎岌。”過了老半天,劉幽求才淡淡地說道。

“怕還不是矯詔。”李璐看了一眼劉幽求,端起茶盞抿了一口,若有其事地說道。因為此時已經相談甚歡,而且李璐也知曉,這劉幽求、崔日知已經麻嗣宗、陳元禮等人,正是日後李隆基發動政變的核心人選,所以這時說話也沒有避諱他們。

“這哪還不是矯詔?陛下明明下令轟出郎岌,可是到了韋溫手裏就成了仗斃,這就是矯詔嘛!”劉幽求以為李璐是在為韋溫開脫,還有點不服氣地爭辯說道。

“禦座之上的那位陛下沒有下令,可是你能難保慘紫帳裏的那位陛下,就也一定沒有下令嗎?”李璐不慌不忙說道。

“這……”麵對李璐的話,劉幽求倒真不知道怎麼回答,大廳裏的眾人,經李璐如此一說,也一個個沉默了下來,沒人再做言語,就連主位上的李隆基,也低下頭去陷入了沉思。

李璐雖然隻是新晉的文散官,但是曆史專業出身的他,對於朝堂之上的的這些事情,自然是心知肚明。中宗二度登基也已經五年,此時的韋後,野心已經極度膨脹,對於中宗皇帝也不再是那麼溫順。

剛才雖然隻是蜻蜓點水般的一點,但卻引發了眾人的思考,仔細想來,這事十有八九也就是如李璐所說,韋後下令仗斃的郎岌。可若真是如此的話,韋後就是在公然和中宗唱對台戲,這可是朝堂之上從來沒有過的情形。

以前的時候縱是韋後把持朝政,肆意妄行,但總也不敢如此公開地反對中宗的旨意,這一次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所以即使李隆基等人心裏有疑惑,這時候也不敢相信事實真是這樣。

可李璐卻明白,韋後的野心,卻不僅僅是在慘紫帳後對中宗施加影響,她的目的,是要堂堂正正地坐在禦座之上啊。現在或許是隻表現出來了對中宗旨意的公然抗拒,可如今已是景龍四年的二月,按照曆史的走向,再過四個月的光景,韋後就將和安樂公主一道,親手謀殺了中宗皇帝。

韋後有此野心,太平、相王和臨淄王必然是她意欲處之而後快之人,而若臨淄王等人還一味地被蒙在鼓裏,認不清楚韋後的真麵目,沒有提前應對之策,隻怕到時候中宗一旦暴斃,韋後就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真要如此,後果不堪設想啊。

還好今日因著郎岌之事,李璐能夠找到了機會提醒李隆基,讓他早做準備。雖然剛才說的很隱晦,但是李璐心裏寧願相信,以李隆基的聰明才幹,肯定會明白自己話中之意,提早做了準備的。

靜,出奇地靜,廳堂裏的六個人,這時居然沒有一個出聲說話的,一個個都是若有所思的樣子。

李隆基等人,這時肯定是在琢磨著郎岌剛才那番話的意思,而郎岌此時,心裏卻在忐忑不安,不知道李隆基會不會被自己點醒,真正地早做準備呢?

雖然按照曆史的走向,李隆基最終收拾了韋後,但是連穿越這麼狗血的事情都能發生,而且就是發生在李璐自己身上,所以李璐對這所謂的曆史,也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可千萬不敢大意啊!”李璐在心裏祈求著,焦急著,盼望著……

“陳卿、麻卿……”不知道過了多久,李隆基總算是開口了,李璐懸著的一顆心,也終於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