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畔發生的事情,很快便有耳目傳到了臨淄王府,正在王府作客的李璐,當機立斷地向臨淄王建議要早做準備,以防韋後對三府不利。
雖然心中覺得李璐的話有點危言聳聽,但李隆基還是不折不扣地聽從了他的建議,馬上安排下去,不論是鍾紹京還是崔日知,全部都做好了應對的準備,麻嗣宗和陳元禮這兩個禦林衛士的頭目,更是被重點關照,稍有風吹草動立馬向王府報告。
不過李隆基還根本沒有意識到中宗皇帝也即將被害,還興致勃勃地在憧憬這是中宗要革弊政的前兆,盤算著如何趁著這次中宗和韋後生隙的機會,好好地在中宗麵前進言,一舉掃除韋後一黨在朝野中的勢力。
對於這些事情,李璐自然沒有多大興趣了,明知道中宗就是將死之人,他又何必幫著李隆基瞎忙活這些呢?更何況此時在李璐的心裏,此時心急如焚,哪有這樣的心思管這些閑事。
按照曆史的進展,李隆基將會取得這場政變的最終勝利,可是按照現在李璐了解到的雙方實力對比,李隆基根本就沒法取得勝勢。更何況現在的臨淄王府諸人,對於韋後等人的野心還是估計不足,防範更為不足,雖有提前的布置,但從內心深處也沒有足夠的重視。
臨淄王府在明,韋後一黨在暗,若雙方就這樣交手,韋後一黨掌握著絕對的主動,若是韋後真的發起雷霆一擊,陳元禮和麻嗣宗等人根本無從應對,李璐看不到自己一方取勝的任何希望。
而且史書之上對這場宮廷政變語焉不詳,所以李璐也無從考證究竟宮變的過程究竟如何,沒有辦法提前幫助李隆基做出預判,在這場較量中,自己這方是兩眼一抹黑,純粹是被人牽著鼻子走,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一定要尋個內線,能夠掌握韋後一黨動向的人。”李璐的心裏清楚,這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而到底誰來做這個內線合適,李璐的心裏著實沒底。
整整一下午的時間過去了,李璐使勁地在自己腦海中搜尋著記憶中有關這場政變的點滴,竭力地想找出一點有關這個內線的線索,可史書上對於這場政變的記載真的太少了,李璐實在找不出什麼頭緒。
直到華燈初上的時分,從連通禦苑總監鍾紹京府中的那個密道中,走出一個身材魁梧,麵白無須的年輕男子時,李璐的腦袋才靈光一閃,想到了這個內線的合適人選。
不錯!眼前這個激動地像李隆基報告宮中禦林軍異動的年輕太監,看服飾不過是宮內的中層太監,但對宮中的事情了如指掌,對答如流,而且眼光犀利,思維敏捷,警惕性也高,更難得的是對李隆基忠心耿耿,不就正是做這內應的最合適人選嗎?
“內侍省宣送太監高力士!”當李璐從王毛仲口中知曉,這個看起來就精明異常的年輕太監,居然就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高力士時,李璐一拍腦門,暗想自己糊塗,怎麼會忘了這個主呢!一直懸著的那顆心,總算是放了下來,看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這充當內應之人,非眼前的這個高力士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