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 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一生(1 / 1)

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就是,一個人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改變一生。

——美國心理學始祖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我們大部分的人,在聽到壞消息,麵對難纏的人,遇到令人失望的事情,特別是在身處逆境的時候,往往會陷入一種習慣性的反應,不但對自己一點幫助也沒有,還會導致結果適得其反。當我們被小事情搞得動彈不得,感到憤怒、懊惱、動不動就發火時,我們就會產生挫折感,也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我們看不見大方向,一味地鑽進消極麵,也讓原本有意幫助我們的人拂袖而去。簡單地說,我們以為自己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不得了的大事,其實,我們隻不過把問題搞得更複雜了而已。

過一陣子後,我們真的開始相信每件事情都重要得不得了。我們沒有認識到,能否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跟我們受問題影響的程度息息相關。我希望你很快就會發現,當你學會以淡然處之的態度來麵對人生時,那些看起來似乎是“無路可走”的難題,就會變得好解決多了。即便是遇到那些真正讓你看起來倍感壓力的“天塌下來”的大事,你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完全亂了方寸。

所幸,我們能選擇另一種麵對生活的態度,那是一種溫柔、優雅的態度。這樣的人生會變得很輕鬆。這“另一種”人生態度,就是以新的習慣、看法來取代習以為常的慣性“反應”。這些新的習慣能讓我們擁有更富足的人生。

我想要分享一則令我感動的故事,這個故事給我上的重要一課,也是貫穿本書的中心思想。同時,本書的書名也正是源於這個事件。

大約一年前,有一家國外出版商跟我聯係,要我邀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韋恩?戴爾博士,為我的另一本書《你的心情可以再次變好》的國外版具名推薦。我告訴他們,戴爾博士雖然推薦了我的前一本書,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否願意再推薦一次。不過,我告訴他們,我會試試看。

就像出版界常做的那樣,我發出了一封請求信,可是沒有收到回音。過了一段時間後,我想戴爾博士如果不是太忙了,就是不願意寫這段推薦文字。我決定告訴出版商我們不能用他的名字來促銷這本書。我以為這件事就此了結了。

可是,六個月後,我收到這本書的國外版本,出乎我意料的是,封麵上赫然印著戴爾博士為我的前一本書所寫的推薦文字!盡管我交代不可以這麼做,國外出版商還是把舊書的推薦文轉用到新書上。我感到極為懊惱,擔心這個事件可能會牽扯出的問題及後果。所以,我打電話給我的出版總代理,他立刻跟出版商聯絡,要求將這本書從書架上全數收回。

同時,我也決定寫一封道歉函給戴爾博士,向他解釋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所有的補救措施。我憂慮了幾個星期,不知道他會有什麼反應,然後我就在信箱中接到了一封信。

理查德:

和諧的生活有兩個原則。

一、別再為小事抓狂;

二、小事永遠隻是小事。

就讓推薦引言留在那兒吧。

愛你的,韋恩

就是這樣!沒有說教,沒有盛氣淩人,沒有不愉快,也沒起半點衝突。盡管擅用別人大名是多麼不道德,但他卻以如此雍容大度、心平氣和的方式來回應,絲毫不引起半縷波瀾。他的回應展現了“順其自然”以及“泰然處之”等重要觀念。

十幾年來,我在工作上幫助客戶們運用比較容易接受的方法來麵對生活。我們一起處理了各種問題,包括壓力、感情、工作以及一般的挫折等。

在本書裏,我將分享非常明確的策略,一些你可以立即使用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用更優雅的態度來麵對人生。你即將閱讀的這些策略,多年來成功地幫助了我的病人和讀者,保證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時,這些也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人生態度:順隨因緣的人生態度。每一個方法其實都很簡單,但是卻很有用,可以指引你擁有更寬廣的視野,以及更放鬆的生活。你會發現,許多策略不僅可以用來應付個別事件,還可以用來處理生命中的許多難關。

當你能做到“不再為小事抓狂”時,就算你的人生稱不上十全十美,你也可以學會接受生命所給你的一切,而不會去抗拒。正如禪宗所教導我們的,當你學會“放下”問題,而不去抗拒時,你的生命就會開始自然運行。你將會像祈求寧靜的禱詞所說的那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接受無法改變的部分,並且擁有智慧來分辨其中的差別”。我有信心,隻要你願意試試這些方法,你將能學會和諧的兩項原則:

一、別再為小事抓狂;

二、小事永遠隻是小事。

當你把這些想法納入你的生活時,就可以創造出一個更心平氣和、更有愛心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