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丸第十三(2 / 2)

【譯文】按通常的道理說,人講話就希望別人聽從,做事情就希望事情能夠成功。所以聰明的人盡量避開自己的短處,而采用愚笨人的長處;摒棄自己的愚笨的做法,而運用愚笨人的一些靈活的技巧,這樣才不至陷於困難的境地。說到別人有利的地方,就要順從其所長,說到別人的短處,就要避其所短。甲蟲自衛時,一定是依靠堅硬和厚實的甲殼;蜇蟲的攻擊,一定會用它的毒針去蜇對手。所以說,連禽獸都知道用其所長,遊說者也應該知道運用其所該運用的一切手段。

【原文】故曰:辭言五,曰病、曰恐、曰憂、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氣而不神也;恐者,腸絕而無主也;憂者,閉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動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無要也。此五者,精則用之,利則行之。故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豪;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於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是故與智者言,將以此明之;與不智者言,將以此教之;而甚難為也。故言多類,事多變。故終日言,不失其類,故事不亂。終日變,而不失其主,故智貴不妄。聽貴聰,智貴明,辭貴奇。

【譯文】因此,遊說辭令有五種:即病、怨、憂、怒、喜。病,是底氣不足,沒有精神;怨,是指極度傷心,沒有主意;憂,是指閉塞壓抑,無法宣泄;怒,是指狂躁妄動,不能自製;喜,是指任意發揮,沒有重點。以上五種遊說辭令,精通之後就可以運用,對自己有利時就可以實行。因此與聰明人談話,就要依;與善辯的人談話,就要把握住簡明扼要;與地位顯赫的人談話,就要表現出宏大靠廣博的知識;與知識廣博的人談話,就要憑借雄辯的氣勢;與富有的人談話,就要善於高層建瓴;與貧窮的人談話,就要會以利益相誘惑;與卑賤的人談話,就要注意謙敬;與勇猛的人談話,就要仰仗果斷;與愚昧的人談話,就要依靠敏銳。所有這些都是遊說的方法,然而人們的作為經常與此相反。與聰明的人談話,就要讓他明白這些方法;與不聰明的人談話,就要把這些方法教給他,而這樣做是很困難的。遊說辭令有許多類,所說之事又隨時變化。如果整天遊說而不脫離原則,就不會出亂子。即使多有變化,隻要掌握住這些,就不會違背宗旨。所以最重要的是不妄加評論。對於聽覺來說,最寶貴的是清楚;對於思維來說,最寶貴的是是非分明;對於言辭來說,最寶貴的是出奇製勝。

【注釋】權:權衡。

幹:同於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