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山雨欲來風滿樓(中)
文景仲為官多年,豈能不知“體察上情”乃為官之道。一看楚王眉頭大皺,怎能不知上意。心中想:“你不是想和親,以求危難之時可以借兵嗎?若是劉昭德得勢,公主被他抓去,難道不是正合心意?”但這樣的話萬萬不可說出。且還得做做樣子。
於是又對溫有方道:“溫將軍既然想得這麼周到,那現在局勢如何應對,應該是胸有成竹了吧?”
看到外號“老狐狸”的宰相向自己詢問,讓自己在楚王麵前長臉,溫有方精神一振。道:“王上不必擔心,事已至此。與漢王劉辰交涉,我看也沒多大的必要。一來出事地點在驛道,又偏向我大楚境內,宣揚出去隻怕有損我大楚形象。二來我們目前又沒有得力證據、確切線索好向漢王交涉。”
“所以我認為,應加派人手告知各城城主密切注意,若公主得脫,必定想方設法返楚,到時再安排人手接回。再派出了一隊‘太陰宮衛’喬裝打扮,潛入漢境尋訪。若是公主流落到劉隼或者劉昭德嘛……”
“咳咳!”文景仲恰好咳嗽了兩聲,接過話讚揚道:“溫將軍想得甚是周到,如此安排也甚周密。我加兩條,對外可稱公主代我王在民間察訪民情,暫不回宮。同時修信一封,派人暗中送到漢宮,交給長公主。以長公主對公主的愛護,必可保得公主安全!”
李洵聽了,思索了良久才道:“兩位愛卿想得甚為周到,我看也隻有如此了!”
易葉林在旁邊聽了,心中又悲又憤。悲的是:公主如此善良,卻慘遭橫禍,生死未卜;憤的是:楚王與公主骨肉至親,如此草率就決定了公主的命運,難怪公主親口說,不願回那個‘鳥籠’!果然這‘鳥籠’的四周,除了冷冰冰的鐵線困住了‘鳥兒’外,就什麼都沒有了!
李洵又道:“易葉林聽詔……”
這時,卻聽到外麵侍衛大聲傳話:“國師到!”李洵麵上一黯,就此打住。
外麵傳來“哈哈”兩聲,一個中氣充足的聲音傳來:“王上莫憂,此事未嚐不是一件好事!”話音後,一個須發全白的老人走了進來。文、溫兩人齊聲行禮稱呼:“周國師!”易葉林卻稱呼:“師傅!”正是楚國國師周沉日。他微笑著對文、溫回禮,又向楚王行告見禮。
國師周沉日一身長白布衣,走動間可見其腳上著一雙半新布鞋。頭上簡單打了一個髻,橫插一支似木非木,似玉非玉的短簪,整個人看起來樸素之極。偏生他須發如銀,麵色紅潤,目有神光,可謂鶴發童顏,更兼衣袂飄然,隱隱有脫塵之意,好一派仙風道骨!
李洵並不為他的話而動,淡淡道:“噢,好事?周國師且說來聽聽!”
周沉日捋著自己的白須,微笑道:“聽聞公主路遇凶險,老臣又算了一卦。得到這個卦象,王上且看!”他從衣袖裏掏出一隻卦簽,色澤暗黃,顯是年代已久。上麵深深刻了兩行紅字:禍福相倚,枯木逢春!
李洵蒼白的臉上擠出了一點笑意,道:“國師神卦,天下聞名。隻是卦象之意,寡人未明,還請國師為我道來!”
這卦象極淺,他卻故道“未明”,周國師淡淡一笑,道:“此卦言淺意深,上句之意,福、禍自古以來都是相互依存,福之極至可變禍,禍之極至可變福。結合目前,想來是說,公主遇襲本是禍事,但禍事之中又藏有福機。下句意思就複雜了,枯木逢春,本有絕處逢生之意,此為一說。但又可解為風月姻緣之事,莫非指公主此番有難,卻能得好姻緣,此為二說;然再想公主自小體弱虛缺,是否有身體得治之意呢!此為三說。”
“可無論是那一說,都有由凶轉吉之意,故而我方才道,此事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聽了周沉日的解說,李洵的臉上終於完全由陰轉晴,笑道:“原來我憂心似焚,國師如此說來,卻令寡人心頭大憂得解。國師神卦之名,果然奇妙!”
周沉日帶笑道:“卦象之說,純屬天機,然天機飄渺,我等俗人,難以全得天機,希望公主能逢凶化吉吧!”
李洵見他沒把話說滿,臉上又平靜起來,道:“國師,易先生就由你帶回國師府吧!”
周沉日一聽,麵色一整道:“易葉林保護公主未能盡職,致使公主身陷險境,還請王上重重處治於他!”
沉吟半晌後,李洵道:“既然如此。詔下,易葉林護主不力,太陰宮衛統領之職由寡人收回,交由溫有方暫攝!且從此不得承繼易家入照令之職,以此懲戒。姑念其身受重傷,暫且先由國師帶回治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