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楷第在《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中除了“許仲琳撰”外,又記下了陸西星撰的根據:“一雲陸長庚撰,餘始於石印本《傳奇彙考》發見之。卷七《順天時傳奇》解題雲,‘《封神傳》係元時道士陸長庚所作,未知的否?’張政琅謂‘元時’乃‘明時’之誤,其言甚是。按長庚係陸西星字。西星,南直隸興化縣人,諸生,著《南華經副墨》、《方壺外史》等書。明施有為萬曆中所選《明廣陵詩》卷二十二選陸西星詩二十四首,詩有‘出世已無家’之語,即《傳奇彙考》所雲道士陸長庚作《封神傳》者也。(明有平湖陸長庚,字元白,萬曆進士,官至南京通政司使,與《封神演義》無涉。)《傳奇彙考》,似是清乾隆時巡鹽禦史伊齡阿奉旨修改戲曲時所撰。當時設局於揚州,入局任校理者多知名之士。此陸西星撰《封神演義》說頗可注意,惜不言所據耳。”
《曲海總目題要》卷三十九“順天時”條引《傳奇彙考》:“按《封神傳》係元時道士陸長庚(小字注:陸長庚,名西星,明代人,此雲元時,誤),未知的否?觀傳內燃燈、慈航、接引、準提皆稱道人,文殊、普賢、懼留孫皆稱元始弟子,其崇尚道家,疑必道家之作。”
陸西星是明代嘉靖、隆慶年間東派道教的創始人,《興化縣誌·文學篇》有小傳:“陸西星字長庚,生而穎異,有逸才,束發受書,輒悟性與天道之旨。為諸生,名最噪。九試棘闈不遇,遂棄儒服,冠黃冠,為方外之遊。遇異人,受真訣,乃纂述仙書數十種,而所注《莊子》尤盛行於世,焦太史竑《經籍誌》所載《南華副墨》者是也,《方壺外史》亦盛行。西星學宗二氏,緣飾以儒術,識宏博,於書無所不窺,嫻於文辭,兼工書畫,同時宗憲副(臣)最以才名,而著述之富獨推西星雲。”
陸西星的著述裏道、儒、佛思想雜陳,和《封神演義》的內容有相似之處。而《封神演義》裏的陸壓道人,本領很高強,身份和地位卻十分特殊。他既非元始弟子,又不屬於截教,更非西方教下,自稱野人、散人、閑人,飄然而來,倏然而去,十分耐人尋味。這個藝術形象極可能是陸西星的自我塑造。《封神演義》是一部以道教文化觀念為主體的小說,我在學術專著《神仙意境——〈封神演義〉:道教文化的藝術模特兒》(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裏作過較深入的研究論證。
因此,這個本子的作者署名,采取了“陸西星著、許仲琳編”的決定。
小說正文各版本之間小有差異。今以清朝康熙年間的四雪草堂刊本為底本,參校蔚文堂本等擇善而從,並且劃分了段落。個別地方有明顯的矛盾訛誤之處,如遊魂關總兵竇融,前作“竇融”而後作“竇榮”,則俱改為“竇融”以前後一致。又如說廣成子是玉虛宮擊金鍾的首仙,具體描寫時卻是廣成子擊玉磬而赤精子擊金鍾,也一並改為廣成子擊金鍾。此外回目上的少數異同則概以四雪草堂本為準。一些異體字則遵循當時的習慣,基本上不予改動。
梁歸智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