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2 / 2)

恩州驛內怪風驚,蘇護提鞭撲滅燈。

二八嬌容今已喪,錯看妖魅當親生。

蘇護心慌,一夜不曾著枕,“幸喜不曾驚了貴人,托賴天地祖宗庇佑;不然又是欺君之罪,如何解釋。”等待天明,離了恩州驛,前往朝歌而來。曉行夜住,饑餐渴飲,在路行程,非止一日。渡了黃河,來至朝歌,安下營寨。

蘇護先差官進城,用“腳色”見武成王黃飛虎。飛虎見了蘇護進女贖罪文書,忙差龍環出城,分付蘇護,把人馬紮在城外,令護同女進城,到金亭館驛安置。

當時權臣費仲、尤渾見蘇護又不先送禮物,歎曰:“這逆賊,你雖則獻女贖罪,天子之喜怒不測,凡事俱在我二人點綴,其生死存亡,隻在我等掌握之中,他全然不理我等,甚是可惡!”

不講二人懷恨,且言紂王在龍德殿,有隨侍官啟駕:“費仲候旨。”天子命:“傳宣。”隻見費仲進朝,稱呼禮畢,俯伏奏曰:“今蘇護進女,已在都城候旨定奪。”紂王聞奏,大怒曰:“這匹夫,當日強辭亂政,朕欲置於法,賴卿等諫止,赦歸本國;豈意此賊題詩午門,欺藐朕躬,殊屬可恨。明日朝見,定正國法,以懲欺君之罪!”費仲乘機奏曰:“天子之法,原非為天子而重,乃為萬姓而立。今叛臣賊子不除,是為無法。無法之朝,為天下之所棄。”王曰:“卿言極善。明日朕自有說。”費仲退散已畢。

次日天子登殿,鍾鼓齊鳴,文武侍立。但見:

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池邊弱柳垂青瑣,百轉流鶯繞建章。

劍佩風隨鳳池步,衣冠身惹禦爐香。

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天子升殿,百官朝賀畢。王曰:“有奏章者出班,無事且散。”言未畢,午門官啟駕:“冀州侯蘇護候旨午門,進女請罪。”王命:“傳旨宣來。”蘇護身服犯官之服,不敢冠冕衣裳,來至丹墀之下俯伏,口稱:“犯臣蘇護,死罪!死罪!”王曰:“冀州蘇護,你題反詩午門,‘永不朝商’,及至崇侯虎奉敕問罪,你尚拒敵天兵,損壞命官軍將,你有何說,今又朝君!”著隨侍官:“拿出午門梟首,以正國法!”言未畢,隻見首相商容出班諫曰:“蘇護反商,理當正法;但前日西伯侯姬昌有本,令蘇護進女贖罪,以完君臣大義。今蘇護既尊王法,進女朝王贖罪,情有可原。且陛下因不進女而致罪,今已進女而又加罪,甚非陛下本心。乞陛下憐而赦之。”紂王猶豫未定,有費仲出班奏曰:“丞相所奏,望陛下從之。且宣蘇護女妲己朝見。如果容貌出眾,禮度幽閑,可任役使,陛下便赦蘇護之罪;如不稱聖意,可連女斬於市曹,以正其罪。庶陛下不失信於臣民矣。”王曰:“卿言有理。”——看官:隻因這費仲一語,將成湯六百年基業送與他人。這且不題。

但言紂王命隨侍官:“宣妲己朝見。”妲己進午門,過九龍橋,至九間殿滴水簷前,高擎牙笏,進禮下拜,口稱:“萬歲!”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雲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裏嫦娥離玉闕。妲己啟朱唇似一點櫻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團和氣,轉秋波如雙彎鳳目,眼角裏送的是嬌滴滴萬種風情。口稱:“犯臣女妲己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隻這幾句,就把紂王叫的魂遊天外,魄散九霄,骨軟筋酥,耳熱眼跳,不知如何是好。當時紂王起立禦案之旁,命:“美人平身。”令左右宮妃:“挽蘇娘娘進壽仙宮,候朕躬回宮。”忙叫當駕官傳旨:“赦蘇護滿門無罪,聽朕加封:官還舊職,國戚新增,每月加俸二千擔,顯慶殿筵宴三日,眾百官首相慶賀皇親,誇官三日。文官二員、武官三員送卿榮歸故地。”蘇護謝恩。兩班文武見天子這等愛色,都有不悅之意,奈天子起駕還宮,無可諍諫,隻得都到顯慶殿陪宴。不言蘇護進女榮歸;天子同妲己在壽仙宮筵宴,當夜成就鳳友鸞交,恩愛如同膠漆。

紂王自進妲己之後,朝朝宴樂,夜夜歡娛,朝政隳墮,章奏混淆。群臣便有諫章,紂王視同兒戲。日夜荒淫,不覺光陰瞬息,歲月如流,已是二月不曾設朝;隻在壽仙宮同妲己宴樂。天下八百鎮諸侯多少本到朝歌,文書房本積如山,不能麵君,其命焉能得下。眼見天下大亂。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