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未了,隻聽得殿西首一聲喊叫,似空中霹靂,大呼曰:“天子失政,殺子誅妻,建造炮烙,阻塞忠良,恣行無道,大丈夫既不能為皇後洗冤,太子複仇,含淚悲啼,效兒女子之態!古雲‘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今天子不道,三綱已絕,大義有乖,恐不能為天下之主,我等亦恥為之臣。我等不若反出朝歌,另擇新君,去此無道之主,保全社稷!”眾人看時,卻是鎮殿大將軍方弼、方相兄弟二人。黃飛虎聽說,大喝一聲:“你多大官,敢如此亂言!滿朝該多少大臣,豈到得你講!本當拿了你這等亂臣賊子,還不退去!”方弼兄弟二人低頭喏喏,不敢回言。
黃飛虎見國政顛倒,疊現不祥,也知天意人心,俱有離亂之兆,心中沉鬱不樂,咄咄無言;又見微子、比幹、箕子諸位殿下,滿朝文武,人人切齒,個個長籲,正無甚計策;隻見一員官,身穿大紅袍,腰懸寶帶,上前對諸位殿下言曰:“今日之變,正應終南山雲中子之言,古雲‘君不正,則臣生奸佞’。今天子屈斬太師杜元銑,治炮烙壞諫臣梅伯,今日又有這異事。皇上青白不分,殺子誅妻,我想起來,那定計奸臣,行事賊子,他反在旁暗笑。可憐成湯社稷,一旦丘墟,似我等不久終被他人所擄。”言者乃上大夫楊任。黃飛虎長歎數聲:“大夫之言是也!”百官默默。二位殿下悲哭不止。
隻見方弼、方相分開眾人,方弼夾住殷郊,方相夾住殷洪,厲聲高叫曰:“紂王無道,殺子而絕宗廟,誅妻有壞綱常,今日保二位殿下往東魯借兵,除了昏君,再立成湯之嗣。我等反了!”二人背負殿下,徑出朝歌南門去了。——大抵二人氣力甚大,彼時不知跌倒幾多官員,那裏當得住他!後人有詩為證,詩曰:
方家兄弟反朝歌,殿下今番脫網羅。
漫道美人能破舌,天心已去奈伊何。
話說眾多文武見反了方弼、方相,大驚失色。獨黃飛虎若為不知。亞相比幹近前曰:“黃大人,方弼反了,大人為何獨無一言?”黃飛虎答曰:“可惜文武之中,並無一位似方弼二人的。方弼乃一莽漢,尚知不忍國母負屈,太子枉死,自知卑小,不敢諫言,故此背負二位殿下去了。若聖旨追趕回來,殿下一死無疑,忠良盡皆屠戮。此事明知有死無生,隻是迫於一腔忠義,故造此罪孽,然情甚可矜。”百官未及答,隻聽後殿奔逐之聲。眾官正看,隻見晁田兄弟二人捧寶劍到殿前,言曰:“列位大人,二位殿下可曾往九間殿來?”黃飛虎曰:“二位殿下方才上殿哭訴冤枉,國母屈勘遭誅,又欲賜死太子,有鎮殿大將軍方弼、方相聽見,不忿沉冤,把二位殿下背負,反出都城,去尚不遠。你既奉天子旨意,速去拿回,以正國法。”晁田、晁雷聽得是方弼兄弟反了,嚇的魂不附體。話說那方弼身長三丈六尺,方相身長三丈四尺,晁田兄弟怎敢惹他?一拳也經不起。晁田自思:“此是黃飛虎明明奈何我。我有道理。”晁田曰:“方弼既反,保二位殿下出都城去了,末將進宮回旨。”
晁田來至壽仙宮見紂王,奏曰:“臣奉旨到九間殿,見文武未散,找尋二位殿下不見。隻聽百官道:二位殿下見文武哭訴冤情,有鎮殿將軍方弼、方相保二位殿下反出都城,投東魯借兵去了。請旨定奪。”紂王大怒曰:“方弼反了,你速趕去拿來。毋得疏虞縱法!”晁田奏曰:“方弼力大勇猛,臣焉能拿得來。要拿方弼兄弟,陛下速發手詔,著武成王黃飛虎方可成功,殿下亦不致漏網。”紂王曰:“速行手敕,著黃飛虎速去拿來!”——晁田將這個擔兒卸與黃飛虎。晁田奉手敕至大殿,命武成王黃飛虎速擒反叛方弼、方相,並取二位殿下首級回旨。黃飛虎笑曰:“我曉的,這是晁田與我擔兒挑。”即領劍敕出午門。隻見黃明、周紀、龍環、吳炎曰:“小弟相隨。”黃飛虎曰:“不必你們去。”自上五色神牛,催開坐下獸——兩頭見日,走八百裏。
且言方弼、方相背負二位殿下,一口氣跑了三十裏,放下來。殿下曰:“二位將軍,此恩何日報得。”方弼曰:“臣不忍千歲遭此屈陷,故此心下不平,一時反了朝歌。如今計議,前往何方投脫。”正商議間,隻見武成王黃飛虎坐五色神牛飛奔趕來。方弼、方相著慌,忙對二位殿下曰:“末將二人,一時鹵莽,不自三思,如今性命休矣,如何是好!”殿下曰:“將軍救我兄弟性命,無恩可酬,何出此言。”方弼曰:“黃將軍來拿我等,此去一定伏誅。”殷郊急看,黃飛虎已趕到麵前。二位殿下就道跪下曰:“黃將軍此來,莫非捉獲我等?”黃飛虎見二殿下跪於道旁,滾下神牛,亦跪於地上,口稱:“臣該萬死!殿下請起。”殷郊曰:“將軍此來有甚事?”飛虎曰:“奉命差遣,天子賜龍鳳劍前來,請二位殿下自決,臣方敢回旨意。非臣敢逼弑儲君。請殿下速行。”殷郊聽罷,兄弟跪告曰:“將軍盡知我母子銜冤負屈。母遭慘刑,沉魂莫白;再殺幼子,一門盡絕。乞將軍可憐銜冤孤兒,開天地仁慈之心,賜一線再生之路。倘得寸土可安,生則銜環,死當結草,沒世不敢忘將軍之大德!”黃飛虎跪而言曰:“臣豈不知殿下冤枉,君命概不由己。臣欲要放殿下,便得欺君賣國之罪。欲要不放殿下,其實身負沉冤,臣心何忍。”彼此籌畫,再三沉思,俱無計策。
隻見殷郊自思,料不能脫此災,“也罷,將軍既奉君命,不敢違法,還有一言,望將軍不知可施此德,周旋一脈生路?”
黃飛虎曰:“殿下有何事?但說不妨。”郊曰:“將軍可將我殷郊之首級回都城回旨。可憐我幼弟殷洪,放他逃往別國。倘他日長成,或得借兵報怨,得泄我母之沉冤。我殷郊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望將軍可憐!”殷洪上前急止之曰:“黃將軍,此事不可。皇兄乃東宮太子,我不過一郡王。況我又年幼,無有大施展。黃將軍可將我殷洪首級回旨。皇兄或往東魯,或去西岐,借一旅之師。倘可報母弟之仇,弟何惜此一死!”殷郊上前一把抱住兄弟殷洪,放聲大哭曰:“我何忍幼弟遭此慘刑!”二人痛哭,彼此不忍,你推我讓,那裏肯舍。方弼、方相看見如此苦情疼切,二人一聲叫:“苦殺人也!”淚如瓢傾。
黃飛虎看見方弼有這等忠心,自是不忍見,甚是淒惶,乃含淚叫:“方弼不可啼哭,二位殿下不必傷心。此事惟有我五人共知。如有漏泄,我舉族不保。方弼過來,保殿下往東魯見薑桓楚;方相,你去見南伯侯鄂崇禹,就言我在中途放殿下往東魯,傳與他,教他兩路調兵,靖奸洗冤。我黃飛虎那時自有處治。”方弼曰:“我兄弟二人今日早朝,不知有此異事,臨朝保駕,不曾帶有路費;如今欲分頭往東南二路去,這事怎了?”飛虎曰:“此事你我俱不曾打點。”飛虎沉思半晌曰:“可將我內懸寶玦,拿去前途貨賣,權作路費。上有金鑲,價值百金。二位殿下,前途保重。方弼、方相,你兄弟宜當用心,其功不小。臣回宮複命。”
飛虎上騎回朝歌,進城時日色已暮,百官尚在午門,黃飛虎下騎。比幹曰:“黃將軍,怎樣了?”黃飛虎曰:“追趕不上,隻得回旨。”百官大喜。且言黃飛虎進宮候旨。紂王問曰:“逆子叛臣,可曾拿了?”黃飛虎曰:“臣奉手敕,追趕七十裏,到三叉路口,問來往行人,俱言不曾見。臣恐有錯過,隻得回來。”紂王曰:“追襲不上,好了逆子叛臣!卿且暫退,明日再議。”黃飛虎謝恩出午門,與百官各歸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