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1 / 3)

金光洞裏有奇珍,降落塵寰輔至仁。

周室已生佳氣色,商家應自滅精神。

從來泰運多梁棟,自古昌期有劫。

戊午時中逢甲子,慢嗟朝野盡沉淪。

話說陳塘關有一總兵官,姓李,名靖,自幼訪道修真,拜西昆侖度厄真人為師,學成五行遁術。因仙道難成,故遣下山輔佐紂王,官居總兵,享受人間之富貴。元配殷氏,生有二子:長曰金吒,次曰木吒。殷夫人後又懷孕在身,已及三年零六個月,尚不生產。李靖時常心下憂疑。一日,指夫人之腹,言曰:“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夫人亦煩惱曰:“此孕定非吉兆,叫我日夜憂心。”李靖聽說,心下甚是不樂。

當晚夜至三更,夫人睡得正濃,夢見一道人,頭挽雙髻,身著道服,徑進香房。夫人叱曰:“這道人不知理。此乃內室,如何徑進,著實可惡!”道人曰:“夫人快接麟兒!”夫人未及答,隻見道人將一物往夫人懷中一送,夫人猛然驚醒,駭出一身冷汗。忙喚醒李總兵曰:“適才夢中……如此如此……”說了一遍。言未畢時,殷夫人已覺腹中疼痛。靖急起來,至前廳坐下,暗想:“懷身三年零六個月,今夜如此,莫非降生,吉凶尚未可知。”正思慮間,隻見兩個侍兒,慌忙前來,“啟老爺,夫人生下一個妖精來了!”李靖聽說,急忙來至香房,手執寶劍,隻見房裏一團紅氣,滿屋異香。有一肉球,滴溜溜圓轉如輪。李靖大驚,望肉球上一劍砍去,劃然有聲。分開肉球,跳出一個小孩兒來,滿地紅光,麵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鐲,肚腹上圍著一塊紅綾,金光射目。——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薑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金鐲是“乾坤圈”,紅綾名曰“混天綾”。此物乃是乾元山鎮金光洞之寶。表過不題。——隻見李靖砍開肉球,見一孩兒滿地上跑。李靖駭異,上前一把抱將起來,分明是個好孩子,又不忍作為妖怪壞他性命,乃遞與夫人看。彼此恩愛不舍,各各憂喜。

卻說次日,有許多屬官,俱來賀喜。李靖剛發放完畢。中軍宮來稟:“啟老爺:外麵有一道人求見。”李靖原是道門,怎敢忘本,忙道:“請來。”軍政官急請道人。道人徑上大廳,朝上對李靖曰:“將軍,貧道稽首了。”李靖忙答禮畢,尊道人上坐。道人不謙,便就坐下。李靖曰:“老師何處名山?甚麼洞府?今到此關,有何見諭?”道人曰:“貧道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是也。聞得將軍生了公子,特來賀喜。借令公子一看,不知尊意如何?”李靖聞道人之言,隨喚侍兒抱將出來。侍兒將公子抱將出來。道人接在手,看了一看,問曰:“此子落在那個時辰?”李靖答曰:“生在醜時。”道人曰:“不好。”李靖問曰:“此子莫非養不得麼?”道人曰:“非也。此子生於醜時,正犯了一千七百殺戒。”又問:“此子可曾起名否?”李靖答曰:“不曾。”道人曰:“待貧道與他起個名,就與貧道做個徒弟,何如?”李靖答曰:“願拜道者為師。”道人曰:“將軍有幾位公子?”李靖答曰:“不才有三子:長曰金吒,拜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為師;次曰木吒,拜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為師。老師既要此子為門下,但憑起一名諱,便拜道者為師。”道人曰:“此子第三,取名叫做‘哪吒’。”李靖謝曰:“多承厚德命名,感謝不盡。”喚左右:“看齋。”道人乃辭曰:“這個不必。貧道有事,即便回山。”著實固辭,李靖隻得送道人出府。那道人別過,徑自去了。

話說李靖在關上無事,忽聞報天下反了四百諸侯。忙傳令出,把守關隘,操演三軍,訓練士卒,謹提防野馬嶺要地。鳥飛兔走,瞬息光陰,暑往寒來,不覺七載。哪吒年方七歲,身長六尺。時逢五月,天氣炎熱,李靖因東伯侯薑文煥反了,在遊魂關大戰竇榮,因此每日操練三軍,教練士卒。不表。

且說三公子哪吒見天氣暑熱,心下煩躁,來見母親,參見畢,站立一旁,對母親曰:“孩兒要出關外閑玩一會。稟過母親,方敢前去。”殷夫人愛子之心重,便叫:“我兒,你既要去關外閑玩,可帶一名家將領你去,不可貪頑,快去快來。恐怕你爹爹操練回來。”哪吒應道:“孩兒曉得。”哪吒同家將出得關來,正是五月天氣,也就著實炎熱。但見:

太陽真火煉塵埃,綠柳嬌禾欲化灰。

行旅畏威慵舉步,佳人怕熱懶登台。

涼亭有暑如煙燎,水閣無風似火埋。

慢道荷香來曲院,輕雷細雨始開懷。

話說哪吒同家將出關,約行一裏之餘,天熱難行。哪吒走得汗流滿麵,乃叫家將:“看前麵樹蔭之下,可好納涼?”家將來到綠柳蔭中,隻見薰風蕩蕩,煩襟盡解,急忙走回來,對哪吒稟曰:“稟公子,前麵柳蔭之內,甚是清涼,可以避暑。”哪吒聽說,不覺大喜;便走進林內,解開衣帶,舒放襟懷,甚是快樂。猛忽的見那壁廂清波滾滾,綠水滔滔,真是兩岸垂楊風習習,崖旁亂石水潺潺。哪吒立起身來,走到河邊,叫家將:“我方才走出關來,熱極了,一身是汗。如今且在石上洗一個澡。”家將曰:“公子仔細,隻怕老爺回來,可早些回去。”哪吒曰:“不妨。”脫了衣裳,坐在石上,把七尺混天綾放在水裏,蘸水洗澡。不知這河是九灣河,乃東海口上。哪吒將此寶放在水中,把水俱映紅了。擺一擺,江河晃動;搖一搖,乾坤動撼。那哪吒洗澡,不覺那水晶宮已晃的亂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