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個外甥名為李文忠,原名李保兒。父親李貞,母親是朱元璋的二姐。保兒十二歲喪母,跟隨父親四處逃荒流浪,十四歲到滁州投奔朱元璋。從此,他的人生道路發生了根本轉折。當時,朱元璋沒有孩子,便把外甥保兒,侄子驢兒,以及私生子沐英收為義子,百般嗬護,視同己出。並將李保兒改姓朱,取名文忠。當時處在戰爭環境,幾個孩子除了學習武藝,朱元璋特別關注他們讀書識字,學習儒家經典。文忠學得最用心,後來還專門拜著名學者範祖幹、胡翰為師,學習經史與詩賦。隨著年歲的增長,朱文忠不僅文化提高,武藝精進,而且熟知韜略,頗有儒將風範。他二十歲時跟隨鄧愈、胡大海攻下嚴州,隨即做了嚴州鎮守,一手指揮浙西防務,與張士誠進行了長期的對抗。張士誠傾數十萬兵力不能前進一步,朱元璋免去了南顧之憂,集中力量在西線與陳友諒一決雌雄。
當朱元璋向張士誠發動全麵進攻時,朱文忠揮師北上,攻杭州,下紹興,軍紀肅然,民心安定。朱元璋論功行賞,加給榮祿大夫、浙江行省平章政事。把一個省交給朱文忠統轄,並讓他恢複李姓。洪武二年,李文忠配合徐達、常遇春北伐,追擊元順帝。在凱旋途中,年僅四十歲的常遇春暴亡於柳河川,李文忠受命接替常遇春副將軍之職,配合徐達西征。兵至大同,被殘元軍隊包圍。援軍未到,形勢危急。李文忠聲東擊西,巧妙周旋,終於轉敗為勝,一舉斬獲敵軍數萬人,再次受到朱元璋的嘉獎。
洪武三年北征沙漠,徐達為征北大將軍,李文忠任左副將軍,為徐達手下第一副統帥。馮勝,鄧愈,湯和等老將,都在他的麾下。大將軍徐達西出潼關,追擊王保保時,李文忠率部北出居庸關追擊元主。徐達在沈兒浴大破王保保,李文忠同樣連連告捷:克興和,入開平,趨應昌,俘獲元順帝的孫子買的裏八刺以及後妃官人、諸王將相等數百人,部眾五六萬人。宋元玉璽、寶物,以及無數駝牛馬羊,都成了他的戰利品。戰後大封功臣,這位僅僅三十一歲的驍將進封曹國公,為開國六公爵之一,並出任最高軍事長官——大都督府左都督。
洪武五年,李文忠與徐達、馮勝兵分三路再次北征。這次戰役,隻有西路軍馮勝獲得勝利,中路徐達和李文忠的東路軍都損失慘重,此後,李文忠長期鎮守北疆。洪武十二年初,他又率沐英等人,平定了甘肅洮州十八番的叛亂。而後,為震懾權相胡惟庸,朱元璋把李文忠調回京城,坐鎮大都督府。
李文忠的飛快升遷和被重用,首先得自於他的能征慣戰和治軍有方,秋毫無犯。但不可否認的是,與他為皇帝的親外甥也是分不開的。
朱元璋對李文忠自幼加意培育,視同親子。教以文藝,習以弓馬,外則君臣,內則甥舅,恩同父子,親密無間。自從朱元璋將親侄子朱文正處死之後,李文忠便成了他最為信任和倚重的親人。
如今,同朱元璋共過患難的親族,隻剩下李文忠父子和沐英了。在朱元璋看來,照顧好文忠父子,就能安撫二姐的在天之靈。二姐夫李貞是漁民出身,苛重的魚稅曾使他窮困潦倒。朱元璋免除了李貞家鄉盱眙縣的魚課。即位之初,即追封二姐為孝親公主,一年後,又改封為隴西長公主。李貞則封為恩親侯駙馬都尉。李文忠封曹國公時,李貞推恩也封曹國公,並為他們在京城西華門玄津橋上建造府第。朱元璋以及太子、諸王,經常去府上問候起居。洪武十二年,李貞病卒,朱元璋追封他為隴西王。不僅對李家恩寵厚愛,勝過任何人,皇外甥李文忠,實際上已是位極人臣。
就李文忠的智謀和能力來說,擔任統領全軍的大都督遊刃有餘,朱元璋的兒子們望塵莫及。李文忠也是感恩戴德,勤謹效力。
因此,他的威望、地位雖然日益提高,猜忌狠毒的朱元璋對他仍然視同親骨肉。從不擔心自己的親外甥,會做出不忠於自己的任何舉動。
不料,禍起蕭牆。李文忠在嚴州的一件舊事,傳進了朱元璋的耳朵。他如夢初醒,凜然而懼,深悔對這個表麵忠厚能幹的親外甥,失去了應有的防範。
事情是由一個女人引起的。
李文忠鎮守嚴州時,僅是個二十歲的青年。堂堂方麵重臣,又是統帥的義子、親外甥,自然是人人巴結,個個逢迎。幾個懷有私心的部下,便引誘他尋花問柳,遊戲放浪。嚴州有一個極其漂亮的妓女,姓韓名可兒。生的粉麵朱唇,青目黛眉,行動如春風拂柳,說話似燕語鶯啼。誰人見了都要駐足留戀,不忍離去。這一天,不諳風月的李文忠,被引入了韓可兒的香閨,一見之下,魂蕩心搖,忘記身在何處。春風幾度之後,更是癡迷陶醉,須臾難離。部下們索性把尤物接到衙門裏,金屋藏嬌,讓他長期享樂。
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被在嚴州供職的檢校楊憲知道了。為了向皇帝邀功,便把這件違犯肄令的事,秘密報告了皇帝。前線將士取小納妾,朱元璋一向公開支持,但嚴禁出入青樓妓館,飲酒狎妓,以免渙散軍心,泄露軍情。而身為一方總指揮的親外甥,竟然知法犯法,對自己的警告置若罔聞,氣得暴跳如雷的朱元璋,立即派人趕到嚴州,將妓女韓可兒處死,並把李文忠帶回京城問罪。
馬夫人得知外甥被拘,害怕脾氣暴躁的朱元璋魯莽行事,急忙進行勸阻。她語重心長地勸道:“小孩子血氣方剛,喜歡上好看的女人,何足為奇?何況還是受壞人攛掇的過錯。你狠狠責罵他幾句就是了,千萬不要太難為孩子呀!”
“哼,二十大幾的人啦,還是小孩子?他把我的諄諄教誨,當成耳旁風,豈可饒恕!”
“這話說的是呢。保兒做事是太出格點。不過,”馬皇後仍然耐心地勸說,“事情不能隻看一麵。嚴州地勢險要,保兒威鎮一方,將順民安,張九四畏服,這是他的功勞,也是他的大節。萬不可以使他威望受損,更不可以輕易更換統帥呀。”
“理是這麼個理。可我心裏這口氣,實在出不來!”
“皇上,您是一國之君,凡事可不能隻由著自己的性兒,更不能因小失大,得顧全國家社稷呀。”
“那就饒恕他這一回?”朱元璋猶豫起來。
馬皇後右手抓著胸口的衣服,皺著雙眉說道:“前方不可一日無帥。狠狠教訓他一番,叫他立刻回去好好任事。”
“皇後,你哪兒不舒服?”朱元璋注意到皇後的表情。
“俺沒什麼。”馬皇後極力露出笑容,“你趕快理事去吧。”
“那好吧。”朱元璋順從地應允了。
朱元璋覺得夫人的話句句在理,反駁不得。隻得把李文忠叫來,當麵訓斥了一頓,放回嚴州繼續任職。
朱元璋究竟與多少女人有過眉梢春風,意惹情牽,甚而香闈溫存,被翻紅浪,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在所有的女人中,使他全心敬重和倚信的,惟有結發老妻馬皇後一人。這愛慕和敬重,不是來自美顏玉肌,床笫歡洽,而是來自她的明達勤謹、敦厚仁愛。馬皇後雖然出身寒微又沒有讀過書,卻是一個十分傑出的女子。他對丈夫的關懷體貼、理解幫助,可謂是無所不至。朱元璋做了皇帝後,後宮粉黛滿目,佳麗如雲,他對糟糠之妻一直是言聽計從,禮讓三分。作為郭子興義女的馬夫人,不僅給初出茅廬的莽和尚帶來發達的機遇,在艱難歲月裏,在遇到危難的時刻,她也總是伸出救援之手,幫他度過難關。難怪,貴為天子之後,她仍然是朱元璋最堪信賴的賢內助。
當然,馬皇後得到分外敬重,還有朱元璋不願意提及、而又滿懷感激的因素在內。
俗話說,沒有不愛吃腥的貓。十個男人九個饞,一個不饞假一半。當紅顏迷目,軟玉溫香擁懷,哪個“柳下惠”不是立刻變成了“胯下醉”?一向標榜不愛女色的朱耘璋,無非是假惺惺而已。說他是一隻饞貓,絲毫也不是冤枉。逃難的路上,他不但與沐桃花梧桐樹下交歡,而且欠下風流債——生了沐英。剛與馬夫人新婚燕爾,他就“極不情願”地把年方十四的小姨子收為小妾,甚至一天娶兩個女人。在嚴酷的戰爭歲月,他忘不了去追求漂亮的小寡婦;甫得太平府,他忙不迭地金屋藏嬌娶了孫美人。擊敗陳友諒,他急忙收攏了仇敵的愛妃。攻陷了大都,元宮的朝蒙嬌娃,同樣來者不拒,統統笑納……
俗話還說,天下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男人朝三暮四,尋花問柳,以及妻妾成群,拘於當時的禮教,女人隻能強作大肚佛、順從地接受不公平的現實。而馬皇後卻不同,她不僅嚴守“婦道”,不予幹涉,而且表現出少有的寬容和平靜。她所擔心的,不是朱元璋把溫存給了別的女人,而是“從此君王不早朝”,誤了國事。“女人都是刮骨的刀”,更害怕傷了皇帝的龍體,減了他的陽壽!
有一天,她伺候朱元璋吃完了飯,委婉地說道:“臣妾昨兒讀到了一首好詩,是唐人李山甫寫的,皇上願不願意聽一聽?”
“好哇,您就念吧。”
她輕聲念道:“南朝天子愛風流,盡守江山不到頭。總為戰爭收拾得,卻因歌舞破除休。堯將道德終無敵,秦把金湯可自由?試問繁華何處在,雨花煙草石城秋。”
馬皇後連續把這首詩念了兩遍,朱元璋心領神會,會意地點頭一笑,說道:“難得皇後如此牽掛著江山社稷。朕命人把這首詩題寫到謹身殿的屏風上,天天念道,永遠不忘。可好?”
馬皇後急忙斂衽施禮:“皇上聖明!”
馬皇後大字識不了幾個,為了替朱元璋做些機密文書的保管與記錄,便努力學習文化。她把官員識文解字的女眷請來做自己的先生,堅持不懈,直至粗通經史大義。隨著文化的提高,眼界逐漸開闊,做事更加透辟幹練。凡是朱元璋交代的事情,她總是整理記剝得清晰條理,及時提醒他,以免發生什麼失誤。
做了皇後之後,她更是發揮了賢內助的作用。朱元璋對後官要求很嚴,決不許嬪妃幹預政事,更不準她們奢侈腐化。馬皇後統攝六宮,處處做出表率。器度能力,比朱元璋希望的好得多,使朱元璋十分欽佩。登基之後,為了報答馬皇後的恩情,想到她自幼孤苦,設法訪到了她的族人,打算授予官職。馬皇後得知後,急忙加以製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