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牢獄之災(1 / 2)

天波楊府幾次派人來楊帆家裏試探,但都被楊帆嚴詞否認,無功而返。

楊帆有父有母,自不願意給別人當兒子。

但事情並非向他想的那麼簡單,楊帆在杭州得罪了章煬,來到汴京投在端王趙佶門下,幫趙佶討好了太後,反倒無形中得罪了穆王和楚王,這些人都成了楊帆在京城的頭號敵人。

然而,最棘手的問題卻還是因為楊帆長得太像天波楊府五年前遇害失蹤的哪位“楊帆”公子了。

正因為重名又長得太像,年齡又相符合等因素,不光天波楊府上下將楊帆視為他們的家人,天波楊府的朋友和敵人但凡見過楊帆的也都一致認同,使得楊帆之名迅速傳遍了京城大街小巷,五年前敢抗旨拐帶妓o女逃婚一事重新被人們記起。

京都頓時熱鬧了,人們飯後議論的事情出了當下最火的評花榜之外,就是楊帆大搖大擺的回京一事了。

楊帆百般解釋,但人們反倒更加相信了,因為他們都知道楊帆一旦承認他就是楊家小公子,那麼抗旨逃婚的罪名立刻會要了他的命,人們都以為楊帆怕死才不敢承認。

有道是眾口鑠金,楊帆一張嘴如何鬥得過上百萬汴京老百姓的嘴,假的也給他們說成真的了。

在這個沒有司法監督的年代裏,眾口鑠金就意味著王法,就算你不承認,官府也會對你屈打成招坐實罪名的。

但楊帆最沒有料到的卻是林家人也不分青紅皂白,那林家家主官居右丞相同知樞密院事的林澤楠為了顧全自己的顏麵,根本不管楊帆是不是楊家的那個“楊帆”,全京城的人都記起五年前的事情了,他這張老臉羞得沒處擱,必須得拿楊帆開刀。

開封府尹梁勨不敢得罪林澤楠,可楊帆若是真的便是天波楊府的公子,假的亦是端王府的祭司,不管哪個身份,都是不是他一個小小的開封府尹敢抓的。

梁勨左右為難,被逼得沒辦法隻好讓總捕頭鄭靖背黑鍋,打算一旦出了事就犧牲鄭靖。因此下達了公文,著開封府總捕頭鄭靖帶齊衙役官差去“請”楊帆。

鄭靖更加為難,他與楊帆有交情,又答應過葉睿照顧楊帆,如今卻要帶人去為難楊帆,這令他心情懊惱至極。

不過鄭靖不敢抗命,最終硬著頭皮來到楊帆家裏。

楊帆得知鄭靖的苦衷後,不但沒有怪罪,反而表現出了大義。

楊帆笑道:“楊帆怎能讓鄭大哥為難,這便隨你去趟開封府便是!”

鄭靖歎氣道:“楊兄弟仗義,我這個做大哥的真是汗顏了!不過你放心,就算去了開封府,大哥別的不敢保證,絕對沒人敢傷你!”

這個楊帆倒是信,不過他還是多了個心眼兒,把阿柔叫來,令她通知端王府。

楊帆深知眾口鑠金,到了開封府就算自己不承認,對方想要給他治罪也會來個類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戰術,眼下隻有死馬當活馬醫,看看趙佶的能耐了。

開封府衙門,這個後世電影電視劇演得都快爛了的場景,此刻出現在楊帆麵前,令他不禁想起了被譽為包青天的包拯。

不過事實上包拯僅僅在開封府尹位置上呆了一年多而已,他雖然清正廉明,但真正的建樹是在禦史一職上,而不是斷案上麵。開封府既沒有張龍、趙虎、王朝、馬漢,也沒有公孫先生、南俠展昭,更沒有狗頭鍘、虎頭鍘、龍頭鍘等,那些出神入化的情節都是後世虛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