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內容:
一. 認識主要部件:
1. CPU是英語“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的縮寫,CPU一般由邏輯運算單元、控製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在邏輯運算和控製單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這些寄存器用於CPU在處理數據過程中數據的暫時保存。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運算器,控製器。cup就是通過這些引腳和計算機其他部件進行通信,傳遞數據,指令。目前主流的CPU供應商有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CPU。
2. CPU風扇:CPU工作的時候要散發出大量的熱量,如不及時散熱,可能將CPU燒壞。所以加上了風扇達到散熱目的。
3. 主板是安裝在機箱內的一塊矩形電路板,上麵有計算機的主要電路係統,主板上的擴充槽用於插接各種接口卡,擴展計算機的功能,如顯卡、網卡等。
4. 內存條:是用來存放計算機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數據或程序。我們平常據說的動態內存(即DRAM),指的是當我們將數據寫入DRAM後,經過一段時間,數據會丟失,因此需要額外設一個電路進行內存刷新操作。也就是說它隻是一個臨時儲存器,掉電後數據會消失。
5.硬盤:硬盤是計算機的數據存儲中心,我們所使用的應用程序和文檔數據幾乎都是存儲在硬盤上,或從硬盤上讀取的。它包括存儲盤片及驅動器。特點是儲存量大。硬盤是計算機中不可缺少的存儲設備。
6.軟驅:平時可以插入軟盤,用以存放數據(逐步將被淘汰)。
7. 電源:對電腦供電的主要配件,是將AC交流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壓的設備。電源關係到整個計算機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W。
8. 顯卡:顯卡也叫顯示卡、圖形加速卡等。主要作用是對圖形函數進行加速處理。顯示卡通過係統總線連接CPU和顯示器,是CPU和顯示器之間的控製設備。實際上是用來存儲要處理的圖形的數據信息。
9. 網卡:是將計算機與網絡連接在一起的輸入輸出設備。主要功能是處理計算機上發往網線上的數據,按照特定的網絡協議將數據分解成為適當大小的數據包,然後發送到網絡上去(目前多是主板集成)。
10. 聲卡的主要功能是處理聲音信號並把信號傳輸給音箱或耳機,使後者發出聲音來。
二、安裝硬件(以兼容機為例):
1安裝機箱:主要是如何拆開機箱.在機箱的背後擰下右麵邊上的兩顆螺絲(有大有小兩種螺絲)就可找開機箱。
2. 安裝電源:先將電源裝在機箱的固定位置上,注意電源的風扇要對朝機箱的後麵,這樣才能正確的散熱。之後就用螺絲將電源固定起來。等安裝了主板後把電源線連接到主板上。
3. 安裝CPU:將主板上的CPU插槽旁邊的把手輕輕向外撥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然後對準插入CPU。注意要很小心的對準後再插入,不然損壞了CPU,之後再把把手壓回,把把手固定到原來的位置。並在CPU上塗上散熱矽膠,這是為了與風扇上的散熱片更好的貼在一起。
4. 安裝風扇:要將風扇安裝到主板的CPU上,先把風扇上的掛鉤掛在主板CPU插座兩端的固定位置上,再將風扇的三孔電源插頭插在主板的風扇電源插座上(一般都是在CPU附近)。
5. 安裝主板:先把定位螺絲依照主板的螺絲孔固定在機箱,之後把主板的I/O端口對準機箱的後部。主板上麵的定位孔要對準機箱上的主板定們螺絲孔,用螺絲把主板固定在機箱上,注意上螺絲的時候擰到合適的程度就可以了,以防止主板變形。
6.安裝內存:先掰開主板上內存插槽兩邊的把手,把內存條上的缺口對齊主板內存插槽缺口,垂直壓下內存,插槽兩側的固定夾自動跳起夾緊內存並發出“哢”的一聲,此時內存已被鎖緊。
7. 安裝硬盤:首先把硬盤用螺絲固定在機箱上。接下來插上電源線,並在硬盤上聯上IDE數據線,再把數據線的另一端和主板的IDE接口連接,注意:不要把數據線接反了。
8. 安裝軟驅:安裝的方法和硬盤差不多。
9.安裝顯卡:將顯卡對準主板上的PCI插槽插下,用螺絲把顯卡固定在機箱上。
10. 連接控製線:首先找到機箱麵板上的指示燈和按鍵在主板上的連接位置(依照主板上的英文來連接),然後區分開正負極連接.將機箱麵板上的HDD LED(硬盤燈)、PWR SW(開關電源)、Reset(複位)、Speaker(主板喇叭)、Keylock(鍵盤鎖接口)和PowerLED(主板電源燈)等連接在主板上的金屬引腳。
11.完成機箱內部的連接後就可以合上機箱蓋連接外麵的設備了.在機箱後麵的主板I/O端口上找到綠色的圓形接口接上鼠標(USB鼠標接在USB口上),同樣找到藍色的圓形接口接上鍵盤。接下來在顯卡上接上顯示器數據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