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辦法,發光發熱一把(2 / 3)

“西陵的叛亂你不管?”這麼好的機會,九皇叔分不一杯羹,實在不像他的風格。

“……”九皇叔沒有回答鳳輕塵的話。

不是他不想分一杯羹,而是現實不容許。宇文元化剛剛轉文職,文官那些套話他還沒有學會,和北陵談判時,被北陵人坑了一把,宇文元化一氣之下,把那個坑他的官員宰了,然後……

北陵不幹了,借機要求東陵再讓利,東陵自然不會同意,於是越談,火氣越重的雙方,直接開打了。

北陵已向邊境,發起了好幾次小規模的進攻,輸贏各半,雙方的火氣都打了出來,大動幹戈就在眼前。

舟王在楚城,得知北陵已行動,亦在楚城宣布起事,打著維護正統的名義,在楚城稱帝,並宣讀九皇叔十宗罪,立誓要殺九皇叔,殺進皇城,救出太上皇。

響應者不在少數,遠在封地的詠王,第一帶兵響應,兄弟兩人難得這麼齊心。

在西陵內亂的同時,東陵內部也沒有多安寧。

換言之,就是九皇叔自己後院都起火了,哪裏閑情留在西陵,分西陵的好處。

橫豎西陵已經亂起來了,依長公主的韌性,再加上九皇叔在暗中推波助瀾,沒個一兩年,西陵的內亂很難平息下來。而有一兩年的時間,足夠九皇叔對付北陵和楚城,甚至還能趁機把南陵給滅了,到時候……

等到西陵內亂平定下來,大局已室,到時候他就能空出手收拾其他人,也能把西陵給收拾了。

戰亂雖爆發得突然,可一切都在九皇叔的預料中,九皇叔並不驚慌,趁西陵內亂,九皇叔直接帶著鳳輕塵離開,留下使臣在西陵周旋。

橫豎,不管是誰的人馬,都不敢殺東陵使臣。要是因此,引來東陵插手西陵內亂,不管是長公主還是皇上,都會後悔。

九皇叔把西陵攪得腥風血雨後,招呼都沒有打一聲,帶著鳳輕塵就走了,西陵皇上事後得到消息,差點沒氣得又吐血暈過去。

“東陵九欺人太甚。”西陵皇上咬牙切齒,要不是西陵內亂,他無論如何都咽不下這口氣,非要出兵攻打東陵不可……

舟王起兵,詠王響應;北陵出兵,邰城屯兵;連城、南陵亦在一旁虎視眈眈,其他各城亦是摩拳擦掌,就等東陵大亂,他們在別人吃肉時,找點湯喝。

東陵此時的情況,雖稱不上牆倒眾人推,但絕對是內憂外患,麻煩不斷,如果不妥善處理,情況會越來越糟糕。

形勢如此嚴峻,九皇叔自然不可能繼續留在西陵,必然要回東陵主持大局。

當然,這麼大的事自然不可能瞞得住西陵,西陵錦衣衛在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隻是……

因為種.

種原因,這個消息被拖了兩天,才上報到皇上手裏,等到皇上知曉時,九皇叔和鳳輕塵早就走得不見人影,這個時候再派人去追,已是不現實。

大好的機會就這麼錯過了,皇上氣得差點又吐血了,他可是百分百肯定,西陵的內亂絕對少不了九皇叔的手筆,西陵皇上可真是吃九皇叔的心都有了。

從西陵皇城出來後,九皇叔和鳳輕塵一路上,雖不至於日夜兼程,但在鳳輕塵的身體能負荷的情況下,還是盡快加速,而在抵達西陵與東陵邊境時,迎接九皇叔的不是駐軍將領,而是九皇叔的私人軍隊--黑騎。

“黑騎終於要出鞘了。”鳳輕塵對黑騎有特殊的感情,每每看到黑騎全身就熱血沸騰,就想到在戰場上,讓敵人聞風喪膽的特種部隊。

黑騎是一支極高調的軍隊,他們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強烈的戰意,他們似乎天生就是為戰場而生。

“北陵不足為懼,楚城必須立刻攻克,子舟敢自立為王,本王就敢滅了他。本王要讓天下人明白,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依舊是低沉而緩慢地語調,卻讓人打從心底發怵,鳳輕塵離得近,能清晰地感覺到,九皇叔將天下踩在腳底的狂妄與霸道。

“出兵楚城!”

九皇叔與鳳輕塵與黑騎一回合,就帶著黑騎朝楚城行去,而此時遠在夜城的司少帥也收到消息--兵分三路,由豆豆帶十萬人馬前往楚城,與九皇叔彙合,而他帶十萬人馬駐紮南陵,另由副將帶十萬人馬,增援北陵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