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摸不著的氣質
讓自己擁有一流的氣質,是現代女性在形象追求方麵的一種境界。確實,一個沒有氣質的女人,即使她眼睛長得再大,皮膚生得再白,也還總給人一種欠缺之感。相反,一個五官長相平平的人,倒有可能有一種耀眼奪目、動人心魄的美。這當然是氣質的功勞了。
但如果我們問:“你知道氣質是什麼嗎?”很多人有可能在這個問題前語塞起來。這其實並不奇怪,氣質是一個人的總合素養在外表形體上的一種體現。這是很容易讓人感覺出來的。當一個人款款走到你的麵前,你可能還沒仔細看清楚她是否有酒窩或皮膚上是否長著美麗的小雀斑,她的氣質信息卻有可能先於這些傳遞給你了。要細說氣質到底是什麼,要揭開氣質的神秘麵紗,我們還是先來看一看 “氣質”一詞的曆史淵源在中國古代文獻資料中,“氣”這個字的運用,最早大概是在戰國初期的青銅器上,代表生命現象的氣息和象征自然運行的大氣。
西漢後期的春秋學家,依據陰陽五行思想,在對天、人、宇宙原始性的探求中,設定了 “元”的概念,並認為“元”便是 “氣之始”。
到了漢朝,史學家班固說:“天地者,元氣所生……”後來古人又把沒有天地之前的太初稱為 “氣”的開始,由 “氣”而生成了天地被稱為形的開始,氣和形相結合而成為太素,太素則是本質的開始。所以,我們可以說,氣質,就是氣的根本形質,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存在著。心理學對 “氣質”是作為一門科學來研究的,氣質在心理學中是指物質界和精神界的根源。也就是說氣質是精神的,但必須通過物質 (你的身體、言行、形態)表現出來。比如,一個聰明智慧的女人,她的表現一定是打扮得體,語言幽默,舉止落落大方且富於個性,她把這些形態感染給周圍人,周圍人就感覺她有一種機智而高貴的氣質。先天是個胚,後天是根本俄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根據人的神經係統活動規律,把人的氣質分為四種類型: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多、血質氣質的特征是、好動、敏感、反應迅速、喜歡交往、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和情感易交換。膽汁質氣質的特征是直率、熱情、精力旺盛、情緒易於衝動,心境交換劇烈。粘液質氣質的特征是安靜、穩重、反應緩慢、沉默少言、善於忍耐、注意力穩定難以轉移。抑鬱質氣質的特征是孤僻、行動遲緩、情緒體驗深刻、善於察覺到他人不易覺察的細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是一些混合性的氣質類型。比如一個活潑、好動、敏捷的人,他同時還兼有安靜與忍耐的因素。這樣顯然就彌補了多血質氣質人的不足。這種情況也可以是先天的,這種人先天就具有了較優秀的混合型氣質。而更多的則是後天造成的。一個人經過後天的修養、學習、環境熏陶等,會在有意無意之間改變自己一些原始的氣質特點,形成一種全新的氣質類型。
可以說,我們從周圍看到的一些光彩照人的氣質女人,她們大多都是經過後天的影響造就成功的。比如楊瀾,天生長得很漂亮,但她如果沒有後天的學識與智慧的積累以及知道怎樣打扮自己,她就不會擁有現在 “陽光女人”的氣質。女人,由於外形與性別的優勢,使其具有一種天賦的柔曼氣質。基督說: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做成的。而肋骨是一種最柔軟美麗的骨頭;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我見了女人便清爽……。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女人就是美。而美的女人如果再進行一些外形上的裝扮與內在素質上的提高,要獲取一種高貴的氣質美是垂手可得的。所以有人說:女人是後天做成的。”“世界上沒有難看的女人,隻有不懂修煉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