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變幻,是最難捉摸的,尤其是天氣,比人的個性更反複無常,說變就變。
一直是陽光普照的獅山,忽然變得陰沉起來,因為就在唐傲和無忌決鬥的那一刻起,氣候忽然起了變化。
烏雲隨著一陣陣強勁的疾風,一下子就把天空的陽光遮蓋起來。
空氣也變得潮濕了,有山雨欲來的態勢。
風,把二人的衣袂吹得拍拍作響。
像獅山一樣屹立著,沒有被風吹動的是他們的人,以及他們手上的劍。
生死相鬥所用的長劍,互相指向對方胸前的長劍,任憑風再大,都吹不動,因為握劍的手是那麼堅定,一副非要置對方於死地的樣子。
那麼堅定的手握著那麼堅定的劍,這對唐傲來說,是絕對正確的。
但對無忌來說,卻錯了,尤其是此時此地。
因為他是個憤怒的人,憤怒的人會衝動,衝動的人握劍,怎麼會穩如泰山?
這一點,看在唐傲眼裏,不禁吃,一驚。
他倒不是發現無忌的秘密,而是他對無忌的臨敵修養,另眼相看。
他認為,無忌在憤怒的狀態下,居然麵對敵人時,忽然能冷靜下來,這真是不可多得的過人之處。
無忌看到唐傲眼中忽然閃過一絲佩服的神色,不禁驀然一驚,他立刻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也立刻明了,唐傲為什麼會對自己佩服。
他絕對不能讓唐傲佩服自己,他要的是摩傲輕視自己,這樣,他才有機會找出唐傲的破綻,才能打敗他。
所以他立時應變。
他的手,開始作出非常輕微的抖動,他故意抖動得非常輕微,他知道,唐傲一定會察覺到這平常人不易察覺的動作。
果然,唐傲看到了,他不禁冷笑了一下,原來無忌並不如他想象的那麼冷靜。
唐傲雖然看到無忌的右手在顫抖,但他沒有立刻出手,因為這還不是最好的時機,最好的時機還在後麵。
他還要等待。
無忌對唐傲的表現,不禁暗暗佩服,畢竟,能冷靜的觀察,不輕易出手,非等到最佳時機才出手的人,在江湖上已經不多了。
無忌的手在輕微的動,他的心,卻動得很厲害,因為他必須想出新的方法來麵對唐傲的冷靜,不能這樣僵持下去,再僵持下去,隻有對自己不利。
所以,他采取敵不動我先敵的方法。
他嘴巴忽然狂叫一聲,好像在發泄心中淒苦似的,然後,他發了狂般的一口氣向唐傲連刺了十三劍。
他用的不是僵屍教他的劍法,而是他父親教他的。
這套劍法就用大風堂的名稱來命名,叫“大風十三式。”
無忌刺的十三劍,隻是“大風十三式”裏的第一式“大風起兮”。“大風十三式”每一式都有十三招,一招比一招速度快,有如大風狂吹般,霎忽即至。
唐傲完全沒有進攻,隻是一味采取守勢,覷準來劍,左閃右突的,連閃了一十三招。
第一式十三招過後,無忌往後一退,跟著又衝下進攻。第二式“斜風細雨”,又是一十三招點向唐傲身上十三處穴道。
“斜風細雨”,顧名思義,每一招都是斜斜的,或從上,或從下,忽左忽右的斜刺身上的穴道,而每一招的變化,綿綿密密,有如細雨般緊接在一起。
唐傲這回不再閃躲了,事實上,麵對這一式,光靠閃躲是不可能的。
所以,唐家特有的劍法,立時在唐傲手上施展開來。
一陣乒乒乓乓的兩劍碰擊聲響起,二人的劍,已連碰了一十三下。
這就是唐家的特有劍術,每一式都會正麵和敵人相碰。
因為唐家馳名江湖的,不是劍術。
是暗器。
所以唐家的劍法,不是大開大合的,是短兵相接式的,把範圍縮得很小。
範圍小,加上兩劍相碰,這對唐家的人是非常有利的。
因為他們可以利用空隙來發射暗器。
在近距離發射暗器已經夠難閃避了,更何況發暗器的又是唐家的獨門手法!
但是無忌一點也不怕唐傲,一味進攻,一味的和唐傲手上的劍相碰。
因為他知道,唐傲如果要用暗器來傷他,早就用了,不必要等到這個時候才用。
這一點信心,無忌是有的。
唐傲當然也知道無忌知道他不會使用暗器,但他也不怕無忌。
除了自恃武功以外,他還認為無忌的狀況不是最佳的時候。
因為無忌剛剛才錯殺了他摯愛的上官大叔!
所以唐傲絕對隻用獨門劍法,而不會用暗器。
當然,除非無忌的劍法讓他招架不住了,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他才會用暗器。
無忌的第二式“斜風細雨”施展完之後,就發覺自己錯了。
他不該用“大風十三式”的前二式的,因為這二式都太溫太慢了,起碼比起後麵的招數來講是這樣。
他現在心情不好,他要泄恨,怎麼能用溫和的打法:他必須用狂勁的招數才成。
所以他馬上改變打法,第十一式“狂風急雨”立時如風狂雨急般施展開來。
劍氣所過之處,響起了一連串有如刮風下雨的聲音,四周的落葉也被卷得上下飛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