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隨意地吐露心事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的行為,結果隻會害了自己。陳亞君就有過這方麵的教訓。陳亞君在部隊當文書時,連隊的幾個幹部都比較喜歡她,也願意與她交談,或讓她替他們辦一些私事。尤其是連隊的副指導員,對她極端信任,有時把連隊領導之間的一些事情也講給她聽。
陳亞君的那個連隊有幾十個女兵,個別女兵為了入黨或考軍校就想方設法接近部隊教官,陳亞君也有這樣的想法,但副指導員對此十分反感。時間長了,陳亞君覺得非常的苦悶,心中有那麼多的秘密不能傾訴。所以後來在與一個十分要好的朋友閑談時就把副指導員講的事情說了。
與好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秘密,陳亞君覺得自己的心理壓力輕鬆多了。然而,她萬萬沒想到,她的那位好朋友為了讓連隊黨支部推薦自己上軍校,就把她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指導員,後來她這位朋友如願以償地上了軍校,而陳亞君則在指導員找她作了一番貌似肯定實則否定的談話以後,離開了文書崗位,回到報務分隊幹她的老本行了。
在這個故事裏,陳亞君就犯了一個禁忌,即把心事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好朋友”,結果被“朋友”利用。這就告訴我們,在和朋友閑聊時,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心事隨意透露給他人。當你把本應該保密的心事透露給他人時,別人就和你共同擁有了一個秘密,從表麵上看,往往你會因這個秘密同對方拴在了一起。但這對你靈活機動地處理事情是一個障礙,在處理一件事時,你往往要考慮他的利益,這可能會使你做出違背原則的事。同時,對方可能會在關鍵時刻,拿出你的秘密作為武器回擊你,讓你在競爭中失敗。
不隨意吐露自己的心事,是不是就應該閉緊心扉呢?這當然不是,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為這樣你就會給人留下城府深,心機重的印象,不利於人際交往。因此,聰明的人在交談時,會把局勢扭轉到對自己有利的一方。說說無關緊要的心事給周圍的人聽的同時,多聽聽別人的心事,別人就會因你多聽而多說,他說得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多!少說,不但可以引導對方多說,還可以避免流露自己的內心秘密,一切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當他人向你吐露心事時,你要常點頭,當然,這並不是要你做個沒有主見的應聲蟲,而是避免成為別人眼裏不合時宜的人。也就是說,聽別人說話時,多點頭,表示你在專注與附和,如果有不同意見,也要先點頭再提出,然後順著對方的思路說出自己的觀點。對於無關緊要的事,不必過於堅持己見,多點頭就可以了。
總之,不把自己的秘密全盤地告訴給對方是處世的潛規則,不要親手為自己埋下一顆“炸彈”,結果可能會炸傷自己。在說話時,你一定要切記: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要做一個負責的人,這就要求你逢人隻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11.把好口風,找準分寸
在公共場合應酬時,開口說話一定要持謹慎態度,要把握好說話的分寸。不要多說話,多說話就會有更多過失。在說話時要斟酌。
俗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句話告訴人們,在交際中,一定要把好口風,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話可信,什麼話不可信,都要在腦子裏多思考,做到心裏有數才行。
說話時,如果你不把握好分寸,張口就來,既是不負責的行為,也不利於自己,一旦中了別人的圈套為其利用,後悔就來不及了。
尤其是在公共場合,說話更需要注意,如果隨意胡說、亂說,害處是非常多的。例如某君有不可告人的隱私,你說話時偏偏在無意中說到他的隱私,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會認為你是有意跟他過不去,從此對你恨之入骨。某人做的事,別有用心,極力掩飾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對你非常不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都有一些壓在心裏不願為人知的事情。同事之間,即使感情非常不錯,也不能無所顧忌地把一些事情告訴對方,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你所說的事情可能是私事,也可能與公司的事有關,如果你無意之中說給了同事,很快這些事情就不再是秘密了。它會成為公司上下人人皆知的故事。這樣,就會對你極為不利,至少會讓同事多多少少對你產生一點“疑問”,而對你的形象造成損傷。還有,在單位裏你每天都要和領導交流。在辦公室內,一定要避免說話太隨意,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要心中有數,有時候,吃虧就是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