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做事的準則———責任第一(5)(1 / 2)

張瑞敏是海爾集團的CEO,有一次開會時,她這樣問管理層人員:“怎樣才能讓石頭在水麵上浮起來?”有人答:“把石頭挖空。”有人答:“在石頭上綁個木塊。”“……”對於這些回答,張瑞敏搖搖頭。最後,有一個人回答:“用很快的速度擲出去——打水漂可以讓石頭浮起來。”張瑞敏深表讚同地點點頭。

通過提問,張瑞敏想告訴海爾的管理層這樣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時,都要排除猶豫,隻有快速行動才可以圓滿地完成任務。

麵對新的任務時,有的人會在計劃好之後立即開始行動,以行動來檢驗最後的結果。然而也有一些人,在還沒有著手去做事情前,就顯得猶猶豫豫,在他們的腦海中會毫無根據地出現各種各樣的結果,於是他們便開始打退膛鼓,這樣的人是不會將事情做好的。

羅賓·艾倫是哥倫比亞保險公司——加拿大最大的保險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但在她剛進入這家公司的時候,她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職員而已。她工作起來非常地積極勤奮。當然這一切都被上司看在眼裏。漸漸地,她獲得了一個新員工所能夠獲得的中級職位。一天,公司的市場發展部經理找到她並與她談了一次。原來,公司看到了她在工作中的勤奮和努力,希望她能去負責安大略省的保險業務!這是一個天大的機會,然而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和挑戰!因為之前,她從來沒有以一個省份的保險負責人的身份工作過,而現在這項工作又意味著整個公司在安大略省的長遠發展。這樣重大的責任讓她猶豫了。

“我能夠做好這項工作嗎?萬一失敗了怎麼辦?”這樣的念頭不時出現在羅賓·艾倫的腦海裏。因此,在工作時,她常常懷疑自己,做每一件事情或每個決定都猶豫不決,業績十分不理想。

後來,真正地讓羅賓·艾倫轉化思想的是她的一位舞蹈老師安德韋,安德韋對她說:“你真的想做好嗎?如果是的話,在做事情之前請不要畏懼任何東西,不敢開始的人永遠隻能得到平庸。”做一個無畏的人,這就是她真正決定動手去做時的最簡單的想法。她克服了在此之前存在的膽怯,堅定了把事情做好的決心。她在新事業上投入了最大精力,最終上帝沒有辜負勇敢而努力的人。

羅賓·艾倫的故事告訴人們,在麵對自己的夢想,麵對新的事物時,也許會有很多人勸阻你,你也可能會麵對很多的問題與疑慮,但是,你首先要勇敢地放棄種種毫無意義的害怕與懷疑,相信自己,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邁出第一步之前就下定決心,用行動而不是用害怕和猜疑去麵對事實。如果行動受到猶豫遲疑的阻礙,哪怕是一丁點的事情也不會圓滿地完成。

11.專心致誌地做好每一件事

在做事情時要做到心無旁騖,專心致誌。如果缺乏專心和專注的態度,就會導致紕漏百出,這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在做事情時,一個人如果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專心致誌地投入其中,他就會感覺到樂趣,就會把事情做好。成功與失敗、高貴與卑賤、貧窮與富有,其實隻是一步之差。這一步,就是有沒有執著的信念。全神貫注、專心不移的精神,常常可以使人取得成就。反過來說,不能保持專注,往往會功虧一簣。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兩個學生慕名而來,同時拜他為師。弈秋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藝傳授給他們,講課特別認真。一個學生在上課時特別專心,而另一個學生表麵上在認真地聽課,實際上思想卻很不集中。他看到大雁從窗外飛過,聯想到要吃天鵝肉……

弈秋講完課,就叫兩人對弈。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對弈起來。開局不久,就見分曉:一個從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個手忙腳亂地應付。弈秋一看,兩人的棋藝相差懸殊。他對棋藝差的學生說:“你們兩個人一起聽我講課,他能專心致誌,而你呢,心不在焉。”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想做成一件事情,三心二意、心猿意馬是最大的絆腳石。人與人相比,聰明的程度相差不是很大,但如果專心的程度不同,取得的成績就大不一樣。凡是做事專心的人,往往成績卓著;而三心二意的人,終究得不到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