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瑜看完史書,就放下了。後來的人們怎麼評價,他一點也不在意。他隻在乎這茫茫的現在,有她相守。
兩人白發蒼茫,卻依舊親昵的握著手,坐於搖椅上,看著天空。
“突然對人世有很多眷戀,我不舍得離開你呢……”李君玉道:“人死後也不知會去向哪裏,若有來生,還是很奢望,能相遇。”
沈君瑜沒有說話,隻是握緊了她的手。
“最近有重讀李白,有點感悟,”李君玉笑著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年輕時,不懂為何不是才字,而是材字呢,現在明白了……才字太偏頗,仿佛都是天生,這世間,哪有什麼全是天生的才能,最多不過三分,有七成還是要後天培養,人生之要,在於努力學習……”
“李白不愧是李白啊……”李君玉笑著道:“哪有那麼多天生注定的才能,材一字,可以肯定,後天可養七分。”
沈君瑜笑著道:“然而,上天依舊偏愛李白,如同偏愛你一樣……”
李君玉看著他。沈君瑜笑著道:“他有才,你也是天生神力。然而,你們的心境卻極像,雖然你少了他的才學,作不出這樣流傳後世的詩來……”
李君玉一笑,也沒有否認,道:“雖沒有詩作,然而,我想我的傳說,大約以後再不會止了……”
“還有你也是……”李君玉笑著道:“隻是,耀兒禁止多提關於千機門的事,所以,你的作用,也許會湮滅於史中。”
“耀兒是真的考慮的很周全,他也是在保護朝綱,江湖,以及千機門……”沈君瑜道:“我不在乎身後之名,這一生,能與你相伴,已經很滿足……”
“若有一天駕鶴西去,真的很想見一見李詩仙……”李君玉笑著道:“君瑜,你願意陪著我嗎?!”
“好。若有神遊,攜手同行。”沈君瑜道。
歲月無盡,人卻不可長留。
二人同運,天機早將二人命運聯係在一起。兩人是一起握著手溘然長逝的,嘴角上還帶著笑。
這一年,太上女皇與太上夫君,已經九十一歲了。
是真正的壽終正寢,無病無災,是喜喪。
李耀依言將他們二人下葬於一個巨大的棺槨之中,讓他們死後長眠。
李耀上了香,摒退眾人,喃喃道:“母親,父君,以後耀兒就真的隻是孤家寡人了……你們都離開了……”
沈君瑜下葬後,千機門徹底消聲匿跡,仿佛從不存於世間,又變成了傳說。李耀沒有追究,更不準人提起。打它的主意。
李君玉雖已消亡於人世之間,然而,她的傳說,依舊在發酵在延續。
她去世之時,百姓哀痛哭聲,大喪三年。
然而這些,李君玉早已經不知道了……
歲月將一切消亡,然而,那些存在於心的感情,卻依舊在歲月的記憶裏……
“……玉兒,你若要這天下,我願嘔心瀝血為你送上……”
“……我對天下沒有執念,我隻要你,若是我取了天下,你可願將你賠給我……”
“……君瑜,我心悅你。”
“陰謀詭計隻可暫時得勢,而要取之天下,仁義才是最大的陽謀,”
……
他們互為愛人,互為知己,是彼此的後盾與依靠,是一段熱血的,真情的燃燒著熱血的歲月。他們雖死了,卻依舊活在字裏行間,活在百姓的心中,口中,活在戲曲裏,或真實,或瑣碎,或是編造的故事裏。
人世間一直流傳著他們的傳說,那段以天下為媒,江山為聘,女皇與皇夫的故事。
江山易改,然真情長存。
一座江山,換一顆真心。縱擁有天下,立於至尊之位時,初心從未忘過。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以上出自晏幾道。宋。
到這裏,願一直記得有一個故事,他們的名字是沈君瑜與李君玉。殊途猶在,天涯同歸。為了愛她,他也曾逆動星盤,隻為與她再見一世,不惜逆天改命。為此,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他比她想象中,比所有人想象中更加理智的愛著她。用盡一生。
全文完。
作者有話說:我的另個號叫金夭夭,有空去看我新文哈。以後這個號不發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