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應酬有道,得體才能取悅人心(3 / 3)

就這樣,丁湘一邊說著抱歉的話一邊急匆匆地離開了。

麵對酒桌應酬,丁湘沒有直接向領導提出拒絕,而是運用巧妙的方式,巧借接電話的方式,成功逃離了酒桌。

酒桌應酬在職場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很多合同和生意就是在酒桌上談成的。因而,公司的領導人一向很重視酒桌應酬。

當公司裏有應酬,特別是來客乃“重要人物”時,領導總會想到把自己喜歡和信任的下屬帶過去陪酒。得到領導的賞識是一件好事,但有些時候你確實非常不願意去陪酒,又或者跟你更重要的事情有時間上的衝突,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如果貿然拒絕了領導的好意,就很容易把領導得罪了。如何逃離酒桌應酬,又能讓領導理解,這得用點心思。

智慧點撥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酒桌上的應酬實在是不想參加而有時候又不得不參加。那些特別注重家庭生活的職場中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和家人共進晚餐,享受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而不是去酒桌旁陪客戶、陪領導。但是,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在薪水與麵子麵前,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哪怕勉為其難也得一再地將就下去。

)第四節 待客不可失的禮數

卡耐基金言

迎送客人的禮儀有一定的講究,這是社交應酬中一條黃金法則。

一位內地企業家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談到了他去李嘉誠辦公室拜訪李嘉誠的經曆。

那天,李嘉誠和兒子一起接見了他。會談結束之後,李嘉誠起身從辦公室陪他出來,送他到電梯口。更讓人驚歎的是,李嘉誠不是送到即走,而是一直等到電梯上來,他進了門,再舉手告別,一直等到電梯門合上。身為亞洲首富的李嘉誠事務繁忙,可他依舊注重禮節,嚴格遵循“身送七步”的禮儀,親自送客,沒有一絲一毫的怠慢之舉。這位內地企業家麵對著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動情地說:“李嘉誠這麼大年紀了,對我們晚輩如此尊重,他不成功都難。”

中國許多的知名企業家都深知“身送七步”的重要性,也格外注意送人的禮節,李嘉誠就是其中一個絕佳的典範。

“身送七步”,這個連商業巨人李嘉誠都不忘的待客禮儀,我們更要銘記在心,以實際行動給客戶貼心之感,才能拉近和客戶的心理距離,促成、促進合作。

其中,“出迎三步”非常好理解,多數人也都做得到,即客人進門時要起立迎接主動請坐,重要來客應到門口迎接以同與客人行走,外開門客先入,內開門己先入。

但無論是出於商務目的,還是私交目的,許多人對客戶的迎接禮儀往往熱烈隆重,卻常常忽視了對客戶的歡送禮節,這樣就常常給人以“人一走茶就涼”的悲涼感,無形中引起別人的反感,為自己的成功增加了阻力。

所以,我們不僅要認識到迎接客人的重要性,更要明白送客禮儀的重要性。不要做到了“迎人三步”,卻忘記了“身送七步”,就可能給客戶留下“虎頭蛇尾”的印象,甚至造成前功盡棄、功虧一簣的悲慘局麵。

具體來說,送客時主要有四大方麵需要格外注意:

1.讓客戶先起身

當客人提出告辭時,要等客人起身後再站起來相送,切忌沒等客人起身,自己先於客人起立相送。更不能嘴裏說再見,而手中卻還忙著自己的事,甚至連眼神也沒有轉到客人身上。

2.送客也不失熱忱

當客人起身告辭時,應馬上站起來,主動為客人取來衣帽,幫他穿上,與客人握手告別,同時選擇最合適的言詞送別,如希望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每次見麵結束,都要以將再次見麵的心情來恭送對方回去。尤其對初次來訪的客人應更熱情、周到、細致。

3.代客提重物

當客人帶有較多或較重的物品,送客時應幫客人代提重物。與客人在門口、電梯口或汽車旁告別時,要與客人握手,目送客人上車或離開,要以恭敬真誠的態度,笑容可掬地送客,不要急於返回,應鞠躬揮手致意,待客人移出視線後,才可結束告別儀式。否則,當客人走完一段再回頭致意時,發現主人已經不在,心裏會很不是滋味。

4.晚一步關門

許多時候,有些人將客人送出門外,不等客人走遠,就“砰”地一聲將門關上,往往給客人類似“閉門羹”的感覺,並且很有可能因此而毀掉客人來訪期間培養起來的所有情感。因此,我們在送客返身進屋後,應將房門輕輕關上,不要使其發出聲響,最好是等客人遠離後再輕聲關上門。

智慧點撥

心理學上不但有首因效應,也有“末因效應”——“最初的”和“最後的”信息,都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最初的”印象尚可彌補,而“最後的”信息往往無法改變——“送往”的意義大於“迎來”。做到“出迎三步”,你的應酬級別隻能屬於初步及格水準,做到“身送七步”,你才能邁入社交高手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