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梁虞蘇醒已經過去了五日。
這五天裏,梁虞不斷地接收到原來這個身體殘留的信息,這足以讓梁虞對自己的處境有了新的認知。
她竟然變成了大正朝五品戶部侍郎張鐸家的三娘子張瑞娘。
而現在的時間也正是她中箭之後第十日————大正朝隆清八年臘月初一。
這家的主人張鐸出自寒門,夫人童氏也不是什麼深門大戶的女子,為人極為潑辣能幹。
張鐸自太宗二十三年中舉之後,因為朝中無人能夠為他上下活動,被外派到西北邊遠地方一下就是十幾年,童氏一直陪在左右,主持家裏家外,隻在張鐸的教授下才識得幾個字。張鐸對童夫人極為敬重,即使長子早逝,也沒有納妾,一直等到童氏生下幼子慧生,才算真正有後。
張瑞娘是童氏的第二個女兒,平時最是柔順聽話。張鐸入京履職,張瑞娘跟隨父母從西北來到京城後,一直深居儉出,隻是臨近臘月,各府女眷紛紛舉辦宴會,這童氏也收到幾份請柬。
和張鐸商量良久,童氏應下了戶部尚書家的邀請。誰知前日慧生發熱,童氏無法前往,但又不想自家女兒錯過這次在京都貴婦麵前露麵的機會。於是央告著約好同去的李郎中夫人帶著兩個女兒同去。
在尚書府中開始還好,但當她們得知瑞娘已與忠勇侯府的林彥定親,就一同對瑞娘有了排斥之心,溧陽郡主的女兒佟麗娘引著交好的小娘子合夥奚落瑞娘,從衣服服飾挑剔到瑞娘姐妹的西北口音。
瑞娘由於性格溫和,在原來與同齡的小娘子都相處十分融洽,從沒有受到過這樣奚落,同時又真對嫁入侯府心生恐懼,一氣之下回到家中就懸梁了。
童氏由於陪著生病的兒子,一直沒有顧得上來看女兒,等到丫鬟踉踉蹌蹌的前來稟報,救下來瑞娘時,小姑娘已經人事不省。
童氏趕忙找來大夫搶救,終於救下了瑞娘性命,又忙著拿出三十兩銀子送給老大夫,不要對外宣揚。老大夫平時常出診各府內眷,嘴巴尤其嚴實,忙不迭的應下了。
好在張鐸剛到京都,家中還沒來得及采買多餘的傭人。家中隻有兩三個老家人和玉墜、金玔兩個小丫鬟。童氏召來所有家人,逼著眾人發了毒誓,不許他們對外多嘴。
怎麼就這樣輕生了呢?
梁虞不禁望向鏡中的自己,前世的梁虞繼承了梁家英武的好樣貌,雖然被風吹日曬,膚色黝黑,但是濃眉鳳目、飛揚剛烈,身材高挑,在一種男子中絲毫不輸氣勢。
而張瑞娘雖然已經十六歲,但是身量比妹妹馨娘卻高不了多少,身材瘦弱、白皙,小巧的瓜子臉清秀溫和,看上去年輕、未經風雨,和上一世的自己是那麼的不一樣。
想到戰場上,大家拚命劈殺,無非是想和敵人整個你死我活,那時候心裏隻有求生,哪有求死的?被人嘲笑,對梁虞來說不過是蚊子叮了一樣,但在張瑞娘看來卻已經是了不得的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