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嫁妝(1 / 2)

小塢巷張府

轉眼已經到了大正隆清九年正月初六,瑞娘這幾日一直在旁敲側擊打聽鎮國公府的事情,現在的身份讓她獲得消息特別不方便,隻能從張鐸、童氏等人的口中拚湊出來目前的情形。

鎮國公府沒有等到新年就已經帶著眾人啟程,京中世家有想要去送行的,也被婉言謝絕了。如果不出意外,他們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返回梁氏遠在西南榮州的祖宅,京中各府都在忙著過新年,對梁家的事情幾天後就很少有人再提及了。

瑞娘這幾日懸著的心放下了一些,看來卸去榮華的梁府已經淡出大家的視線了。

“姐姐,你就要出嫁了。馨娘沒有什麼可以送給你的,這是我剛學會繡好的一幅帳子。”馨娘將準備送給她的錦帳遞給。

瑞娘展開帳子,大紅的色彩在冬日的陽光下溫暖、明亮,瑞娘的眼睛裏一下子鋪滿了喜慶的紅色。錦帳上繡滿了並蒂花,花樣簡單、繡工也很平常。

“很漂亮。”瑞娘點點頭,手裏摸著並蒂花。

“真的?我剛學會這種花樣,阿娘說我繡的不好,比你自己繡的嫁衣差遠了,讓我好好練呢。”馨娘撅起嘴巴。

望著馨娘,有時瑞娘也會思考,是否上一世承載的東西太多,老天為了補償,才會把她重生到這樣一個毫無波瀾的環境之中。

皇帝正值壯年、時政也還太平,邊塞很多年之內應該也不會有大的戰事,前世的親人她已經安排妥當,張鐸夫婦把她的婆家都找好了,如果這一生就這樣按部就班地渡過,成親、生子,生老、病死應該是每個小娘子心中的夢想吧?

她搖搖手中的扇子,用手一下下的撫摸著馨娘生澀繡工繡出的那朵並蒂花。

“姐姐我聽說姐夫的學問很好。去年過年的時候,他來到咱們拜會,那時爹爹還誇過他舉止有禮、進退有度,是個謙謙君子。姐夫將來肯定會對你好的。”

“是嗎?”瑞娘微微一笑。

“嗯。肯定是的。”馨娘用力的點頭,她對自己的爹娘很有信心,父母親從來都是以她們生活得好為先。她們的姐夫就是爹娘親自挑的女婿,家境殷實,性子老實,婆母又同童氏交好,對她們的姐姐十分親善。姐姐嫁過去兩年多了,已經給她們添了一個小外甥。

“三娘子、四娘子,夫人請您們到正屋。”丫鬟連翹挑簾進來,施了一禮。

連翹和銀杏都是要跟著瑞娘出嫁的。這兩天,連翹和銀杏跟著史媽媽學習規矩。史媽媽本來看銀杏伶俐,應該學得比連翹快;但沒想到連翹雖然看起來木訥,但卻肯用心,做事一絲不苟,規矩學得倒是比銀杏紮實,這禮行起來不差分毫。

******************************

瑞娘、馨娘兩個到正屋,看見童氏的桌上放著一些冊子和田契。

“你們來了,本來娘早就應該和你們交待。瑞娘、馨娘,你爹和其他的官不一樣,其他人做官二十年總是要攢下萬貫家財。但你爹做官清廉,除了朝廷發的俸祿,其他隻有些給別人寫文章給的潤筆。你們娘也是小戶出來的,當年嫁給你們父親,家裏砸鍋賣鐵也隻陪送了一頭耕牛。”童氏想起當年嫁給張鐸的情形,臉上的笑意不禁加深。張鐸的父親是教書先生,去世得早。張鐸和臥病在床的老娘相依為命,僅靠家中的兩畝地維持生計。

那時張鐸才十幾歲,一邊種地、一邊讀書,家在村子裏麵是數一數二的窮困。但因為相貌堂堂,村子裏麵很多姑娘背地裏都心儀他,但投考功名這種事在鄉下人看來很是縹緲,他家窮、婆婆又臥病在床,都沒人敢表明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