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半月,一晃而過。
陳長青搖了搖手上的空瓶,露出一絲遺憾。
仗著一元神通可以提純氣機,十幾天來他一日一枚,硬是將普通弟子一個多月才能用完的通脈丹服食一空。
成效十分顯著,淡灰色的薄霧彌漫在道基外圍,一層真氣將“元”篆道文完全包裹,形成一顆混沌之珠——第一口長生真氣徹底圓滿!
第一口長生真氣最難煉就,修行時本命真氣不但無法從中得到補益,還要被持續消耗。浪費一絲,就要彌補許久,根基若不雄厚,僅這一關就能涮下大半修士。不過此氣一旦煉成,之後便能以之為基礎,以氣煉氣,逐漸壯大。直到丹田充盈,自溢正經,就可以破入養氣第二重。
他將幾個空瓶丟在一起,思索道:通脈丹主要功用是輔助打通經脈,對我來說原本就不太合適。如今長生真氣初成,接下來需要不斷的打磨與積累,必須更換一種靈力更為充沛的丹藥了。
心中一動,陳長青取出一枚玉簡,仔細查找起來。
《安平紀要》內記載的丹方上百,養氣級別的丹藥就不下二十種。他一一鑒別,除了療傷恢複戰鬥用的,有三種符合要求。
“現在每一絲真氣都額外寶貴,卻是不能浪費在煉丹上。不知外門是否有這三種丹藥兌換,亦或是有別的選擇?”他心中拿定主意,明日便回青萍山一趟。
因為萬象穀靈機充沛,且每次來回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陳長青索性也不回長觀閣,直接住在了竹樓中。除了聽課借書,半個月來基本沒有回去過。羅桓是個熱心人,對此深表同情,還以為他是善功不夠,難以支付兩日一次的路費。
“咦?”記牢丹藥名稱,剛要將玉簡收回,他忽然發覺一絲不對:“三種丹藥名稱的第一個字,怎麼連起來像是一種真氣運轉之法?”
當日解開玄鯉法禁後,他曾認真揣摩過。這些丹方夾雜在心得文字內,由於修為不足,許多地方看上去都是艱深晦澀,故而也沒細查,誰知奧秘就隱藏在其中!
他將丹方整理在一起,按照順序閱讀下去,終於明白“李安”為何說它是五鯉秘傳了。
短短一百多字,講述了一篇無名法訣,是李安上真未證道前,依據五鯉殘篇自創的一門破禁手法。它沒有五鯉秘傳破盡天下五行陣法的威能,卻可以用特殊的真氣運轉方式,規避一些低階禁製。
陳長青不由失笑:部分事實和全部事實差距好大!
“不過……”,他暗自忖道:“有了這篇法訣,我似乎…可以去萬象穀深處修行?那裏星力更加稠密,五行靈機更為充沛,豈不比這竹樓強上許多?”
……
第二日輪到羅桓值守,他打了一聲招呼,便向青萍山趕去。
從碼頭出來,忽然發現湖畔鎮人來人往,比往日熱鬧許多。不禁一拍額頭,暗罵糊塗:觀容戒裏有十五萬靈石不用,非盯著那麼點善功幹嘛?
想通了這點,他不再著急上山,沿著街道向小鎮裏走去。
今天是月末,明天就是每月一次的雜務發派日。不少弟子都會在此時回到青萍山,交換一些用不上的修煉資源,湖畔鎮也隨之變成一個臨時的坊市。
陳長青順著人流來到一片喧鬧的廣場上,十幾畝大小的地方擠滿各種攤位,一個個玄衣弟子如同市場小販般,在高聲的叫賣著。
陳長青目瞪口呆,不禁吐槽道:“你們真是高貴的養靈修士麼?好歹也算個人物了,能不能矜持點!”
在東平域,一個十幾萬人的大城也不一定有這麼多養靈修士。哪一個不是威風凜凜,地位尊貴?眼前這一幕,實在有些顛覆三觀。
若是程澤知道他此時的想法,定會毫不留情的大聲嘲笑:真是個土包子!養靈修士很了不起麼?青萍山起碼有一萬!
陳長青定了定神,饒有興致的參觀起來。
攤位上貨物各式各樣,功法丹藥、陣盤符籙、法器材料、妖獸傀儡等等無所不包,許多他隻是在書上見過,還有一些更是聞所未聞。
一邊聽眾人評論,一邊看貨物形貌,逛了近一個時辰,他覺得視野大開,漲了不少見識,同時也把這裏的物價摸的一清二楚:一把下等法器大約在十幾枚靈石以內;中等法器幾十到幾百;上等法器三千以內;極品法器則不太清楚,因為壓根看不到。
他需要的丹藥也全部都有,一顆隻要善功十二點,用靈石的話,最便宜的也是十五枚下品靈石;上品丹藥藥效更強,雜質更少,但價格直接翻倍。
陳長青倒不在乎雜質,可一元神通雖強,卻對體內的丹毒無可奈何,否則他也不會一天隻服用一顆通脈丹了。
賣丹藥的老者是個引氣修士,見他來回路過了三次,笑著招呼道:“這位師弟可是想要蘊元丹?”
陳長青有些意外,想來貨比三家的舉動被這老者瞧個正著。他也沒有不好意思,砍價道:“正是,不知師兄能否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