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副縣長之爭(2 / 2)

副縣長之所以競爭很激烈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在一個小縣城副縣級的職位比較少,而科級幹部很多,不像在省裏在中央,一個縣級處幹部根本算不得什麼,隻要資曆熬到了,縣處級自然就會到手,然而在縣裏頭卻是不行,隻要當到科級就是天花板了,隻有極少數幸運的人步入縣級幹部的行列,這當然會導致比較激烈的競爭。

此次陳輝升任宣傳部長,副縣長就不能再當了,其他人自然就是盯上了這個位子。在縣裏頭有資格競爭副縣級幹部的,其實並不算多,一是縣裏頭比較大的鄉鎮,比如連城鎮,連城鎮是縣駐地鎮,連城鎮黨委書記當然比較有資格競爭縣級幹部。相比起來,春水鎮也算是有實力的鎮,但是比起連城鎮來說還是要差那麼一點點。

二是縣直部門較大的局,比如財政局、人事局等部門,財政局是首當其選,財政局長成為升為副縣級幹部最多的局。

其次就是縣委的一些主要部門,比如組織部、紀委,這裏麵的紀委副書記和組織部副部長也有可能升任副縣級幹部。但是一般來講,能升任副縣長的,基本上確定在大的鄉鎮書記和財政局長身上,其他的部門負責人最多弄一個副縣級待遇,比如擔任人大副主任或者政協副主席什麼的。

這樣一分析,好多人就是把目光盯在了財政局長王凱和連城鎮黨委書記吳守功的身上。兩人的競爭力最強,王凱在擔任教育局長之前也擔任過鄉鎮黨委書記,履曆豐富,現在又是擔任財政局長,屬於實力派人物,與袁作海的關係不錯。

而吳守功在擔任連城鎮黨委書記之前曾經擔任過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同樣也屬於實力派人物,並且還是組織係統出身,優勢也是不小。

兩人可以說是半斤八兩,都想競爭著這個職位。而這個職位的決定權在誰手中呢?極大多數就決定在袁作海的手中。因為紀委書記一職讓市紀委派人來占據了,現在副縣長一職一定要讓縣裏的幹部拿到,不能再讓外來人給占了,因此袁作海推薦誰,誰就占有極大的優勢。

從關係上來講,王凱與袁作海的關係要好一些,吳守功要弱一些,但是袁作海也要考慮到關係上的平衡,因為吳守功是組織部出身,與市委組織部的領導也有著一些來往,如果擺不平這些關係,對他影響會不好。

然而在他們兩人爭著要當副縣長的時候,薛江達其實也想著運作回來擔任副縣長的職務。他本來就是正科的職務,現在又跟著徐剛擔任秘書,如果能下來擔任副縣長那就好了,因為當秘書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而他又不是一個想辛苦的人,下來擔任副縣長多舒服啊,不用再去伺候別人,反而會有別人來伺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