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楊思雨大笑的樣子,關曉凡悠悠地說道:“要想做大事,當大官,如果沒有一點聖人的精神怎麼能行?凡夫俗子是不可能做大事當大官的,沒有一點精神境界,我們靠什麼前行呢?”
驀地一聽關曉凡這樣講,楊思雨一時怔住,看著關曉凡,不禁說道:“曉凡,你誌向如此高遠啊!”
關曉凡嗬嗬笑道:“原來我也是沒有什麼高遠的誌向,但是人會變的嘛,到了一定的地位考慮的事情就不一樣了,如果現在讓你去當縣長市長,你考慮的是不是就要比現在多一些?”
關曉凡說的有道理,楊思雨算是知道關曉凡的心聲了,當你主管一個縣一個市的事務時,你的想法肯定是不一樣了,因為你的身上會有一種沉重的責任感,會有壓力,考慮的問題自然就是多了,雖然有人不以為然,在自己的崗位上依舊屍位素餐,腐化墮落,但是這樣的人必竟是少數,大多數人要考慮到自己的曆史定位問題,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總不能走後留下罵名。
知道關曉凡有這種誌向之後,楊思雨感覺自己不能再誘惑關曉凡了,雖然這是她心甘情願的,她也不會去幹涉關曉凡的婚姻,但是如果關曉凡有這種誌向的話,她真不應該再去勾引關曉凡了,其實說勾引也是不準確,這不過是她的一種情不自禁。
薛江達去了省城之後,找到徐剛,徐剛見到他,便是熱情接待了他,必竟當過他的秘書,兩人之間的關係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見麵之後,先是一起吃了飯,然後薛江達就把宜州市的情況講了出來。
徐剛一聽,眉頭一皺,他感覺自己已經離開了宜州市,如果再插手宜州市的事情倒是不大好了,而且他現在宜州市也沒有重要的人脈關係啊,劉凱和陳先立都調走了。
但是薛江達就想讓他跟丁新橋和丁大勇打聲招呼,看有沒有機會。麵對薛江達的請求,徐剛想了一想,他與丁新橋沒有任何的交往,與丁大勇倒是有過往來,而且宜州市現在需要一些項目要經過發改委,要不他和丁大勇打個招呼試試?
聽到徐剛隻是想和丁大勇打招呼,薛江達心裏頭其實是不大滿意的,因為他覺得要打招呼就和丁新橋打,因為丁新橋現在是市委書記,而且比丁大勇來得早,要是能給丁新橋打個招呼就是比較有把握了。
然而徐剛與丁新橋不熟悉,直接開口說這事,他是不大好開口的,而且他不能為了薛江達的事付出這麼大的政治代價,他隻能簡單地和丁大勇說一說這事,至於丁大勇會不會幫忙,他就不管了。
徐剛就是讓薛江達先回去,回頭他和丁大勇打一聲招呼,然後讓他直接去找丁大勇,看一看丁大勇能不能辦成這個事情,如果辦不成也不要太過在意,必竟這種事情,不是說打個招呼就能辦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