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凡如此一想,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國資委主任李玉良,李玉良是國資委主任,作為國資委主任應當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負起責任,但是他履行責任了嗎?此外,謝頂作為分管副市長,他對東陽重工的事情負什麼責任?
楊海波作為市長,一直主管國有企業改革的事情,還把這個事情當作他的政績,但是東陽重工卻弄成這個樣子,他能不承擔一定的責任嗎?
一想到這些事情,關曉凡就開始琢磨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對於謝頂和楊海波二人,他一時沒有辦法,因為他們是領導班子成員,要追究此事,不是那麼簡單的,而李玉良隻是處級幹部,屬於市管幹部,要追究他的責任倒是容易的很。
如此一想,關曉凡便把胡奇叫過來與他研究了一下這個事情,東陽重工存在的問題,要由紀委寫出報告提交市委常委會研究,到時候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追究到李玉良的責任了。
胡奇得了他的旨意,便是找到吳賢仁,讓吳賢仁先把報告起草出來,然後再由紀委來根據王山河的違法違紀情況,整理出報告,交到市委常委會上去。
此時,李玉良還沒有意識到他會有什麼問題,因為他覺得自己隻是國資委主任,雖然說能管到東陽重工的一些事情,但是王山河是什麼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怎麼能管得了王山河?王山河也是處級幹部,而且還是全國人大代表,政治地位比他還高,他怎麼好去管王山河?
王山河的眼裏隻有楊海波和謝頂二人,王山河豈會把他放在眼裏?因此,李玉良覺得,即使東陽重工出了事情,也與他無關,不應當由他來承擔責任,因此,他便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而此時,胡奇的報告很快就寫了出來,交到了關曉凡的手裏,關曉凡仔細看了看,覺得還可以,便是準備拿到常委會上進行研究。
王山河出事,謝頂的心裏是比較慌張的,因為他與王山河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而且他分管著王山河,現在王山河出了事,他心裏肯定是比較慌張的,但是事已至此,他也隻有強行保持鎮定,觀察著事情發展的動向。
結果,關曉凡在接到胡奇報告後,召開了市委常委會議,謝頂當然也參加了會議,一開始還沒有提到這個事情,但是等到最後,關曉凡便讓胡奇把東陽重工的事情提了出來,向與會常委會們宣讀了那份報告。
與會常委們坐在那裏,一聽到胡奇專門針對這個問題,向常委會作出彙報,一個個都是猜想著胡奇這樣做的目的,王山河出事大家早已知道,但是對於東陽重工的事情,大家還是沒有什麼想法,然而此時胡奇所提到的問題就是東陽重工現在本身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