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解放戰爭發展到1948年時,中原戰場上的形勢發展已經對我中原解放區的軍民相當有利。
這年年初,在兵力上蔣軍還占有較大的優勢,也還有能力進行戰役的進攻。在防禦體係方麵,蔣介石在去年年底將中原、華北、西北戰場共分為20個綏靖區,實行分區防禦,綏靖區司令掌握區內的軍政大權,加強所謂“輪訓民眾,擴大地方武裝”的工作。每個綏靖區轄有幾個旅的兵力,作為區內的骨幹力量。這種綏靖區在中原地區共有8個,即:第四綏靖區,駐菏澤;第五綏靖區,駐信陽;第六綏靖區,駐商丘;第八綏靖區,駐合肥;第十三綏靖區,駐南陽;第十四綏靖區,駐阜陽(後移新鄉);第十五綏靖區,駐襄陽;第二十一綏靖區,駐宜昌。在用於進攻的機動兵力方麵,在中原地區共部署了6個兵團:邱清泉兵團,有4個整編師;胡璉兵團,有2個整編師;孫元良兵團,有3個整編師;張軫兵團,有4個整編師;裴昌會兵團,有5個整編師;張淦兵團,有4個整編師(國民黨軍隊的整編師,在淮海戰役之前,又恢複為過去的編製,統稱為軍)。以上兵力,根據需要,分別屬於幾個指揮中心指揮,即陸軍總司令兼陸軍總司令部徐州指揮所主任顧祝同、國防部長兼國防部九江指揮所主任白崇禧、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武漢行轅主任程潛。總兵力共有66萬人。
根據當時的戰局情況,蔣介石對中原地區戰略上的主要安排是:保持津浦路,以平漢路和隴海路作為分割中原戰場的十字架和伺機進攻中原解放區的依托,鞏固長江防線,確保國民黨政權在江南老巢的安全。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這時對中原戰局總的考慮,是繼續用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的方針,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使當時還有不少新區的中原解放區獲得鞏固。為此,在1948年的春天,中央軍委給中原地區各部隊的主要任務是:由華東野戰軍的一縱、四縱、六縱組成一個兵團,在進行兩個月的休整之後,在粟裕的指揮下,執行一個大膽的戰略行動,南渡長江,挺進到浙江、福建、江西等省,進行機動作戰,使敵人後方不得安寧,見機建立新的解放區,從而把敵人在中原的機動兵力吸引20~30個旅回防江南。與此同時,已經挺進大別山區取得了很大成績的劉鄧大軍,除留部分兵力在大別山區堅持鬥爭之外,主力進至淮河、沙河之間休整,然後由劉鄧統一指揮所部主力並加上陳賡兵團和華東野戰軍陳士榘兵團,在淮河、漢水、隴海路和津浦路之間的廣大區域內機動作戰。
根據中央軍委的部署,我軍在洛陽戰役中殲敵2.5萬餘人,兩克洛陽及附近各縣,而且讓洛陽一直在我軍控製之中;在宛西戰役中兩克許昌,收複9縣,殲敵2.1萬餘人,在宛東戰役中殲敵1.2萬餘人,在豫東戰役(又稱睢杞開封戰役)中殲敵9萬餘人,攻克開封,在襄樊戰役中攻克襄陽、樊城等地,殲敵2.1萬餘人。從1948年2月到7月,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在中原地區共殲滅敵人的正規軍17萬、地方團隊10萬,使已經連為一片的中原解放區進一步得到了鞏固。
在戰爭進行之中的1948年5月9日,為了加強對中原戰局的領導,中共中央決定加強中共中央中原局,以鄧小平、陳毅、鄧子恢分別擔任第一、第二和第三書記。同時決定,將原來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和陳賡、謝富治兵團合組為中原野戰軍,由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委,陳毅任第一副司令員(原任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和政委仍由陳毅兼任,華東野戰軍的工作由粟裕代行),李先念任第二副司令員,鄧子恢、張際春任副政委。中原野戰軍下轄7個縱隊和1個軍(即第三十八軍,由1945年7月起義的原國民黨三十八軍第十七師和1946年5月起義的原國民黨三十八軍第五十五師在1946年9月合並改編而成,當時稱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負責人名單如下:
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第一副司令員陳毅,第二副司令員李先念,副政治委員鄧子恢、張際春,政治部主任張際春(兼),參謀長李達,副參謀長曾希聖。
一縱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副司令員尹先炳,參謀長潘焱,政治部主任王輝球。二縱司令員陳再道、政委王維綱,副司令員範朝利,副政委鍾漢華,參謀長王蘊初,政治部主任許夢俠。三縱司令員陳錫聯、政委彭濤,副司令員鄭國仲、劉昌義,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閻紅彥。四縱司令員陳賡、政委謝富治,參謀長王啟民,政治部主任劉有光。六縱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參謀長姚繼鳴,政治部主任李震。九縱司令員秦基偉、政委黃鎮,副司令員黃新友,參謀長何正文,政治部主任穀景生。十一縱司令員王秉璋、政委張霖之,參謀長劉星,政治部主任裴誌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