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蔣介石這種臨戰的處置方式,杜聿明是這樣評價的:
這說明蔣介石集團對於徐蚌會戰(按:國民黨方麵一直將淮海戰役稱為徐蚌會戰)計劃,並未作全盤考慮,對於軍之“生死之道、存亡之地”(古兵法語)亦未加慎重考慮,而隻有在人事上疑神疑鬼,鉤心鬥角,怕劉汝明、馮治安等將領有異心、不穩妥,急電召劉、馮二人到南京加以籠絡,指使其發表反共擁蔣的通電。
11月5日上午,顧祝同代表蔣介石在徐州召開了一次高級軍事會議,對於這一大戰到底如何打,進行了具體部署。
在顧祝同召開的軍事會議上,4個兵團司令邱清泉、李彌、黃百韜、孫元良和可以離開部隊的軍長全部到會。到會者一致認為,共軍即將發動大規模進攻,但不知共軍的主力和主攻方向何在。會議根據蔣介石關於堅守徐州地區的指示,認為目前幾個兵團在隴海線上一字排開的布局要應付共軍的進攻十分不利,決定放棄次要城市,集中兵力於徐州與蚌埠之間的津浦路兩側地區,做攻勢防禦,必要時,“剿總”可以移至蚌埠,但徐州仍應有一兩個軍進行堅守。這種部署實際上完全回到了10月29日南京國防部會議上的老方案。根據這一方案,顧祝同作出了正式決定:徐州的守備應切實加強,認真固守;黃百韜兵團向西移動,向徐州靠近,與第三綏靖區馮治安部和第一綏靖區周岩部密切聯係,確保運河兩岸;邱清泉兵團集結於永城、碭山地區機動,確保徐州西部;李彌兵團集結於靈璧、泗縣地區機動,確保運河與津浦線沿線地區以及與蚌埠的聯係;孫元良兵團集結於蒙城地區,確保徐州西南、津浦路以西地區。第四綏靖區劉汝明部移駐臨淮關,保衛蚌埠並保證徐州與蚌埠之間的聯係;駐海州的第九綏靖區李延年部因距徐州較遠,極容易被消滅,原打算從海上撤走,但因無船,於是決定幹脆向徐州方向開進,其所屬第四十四軍交給黃百韜指揮。原來屬於黃百韜兵團的第一〇〇軍本來是向東去加強海州方麵的防務,現在也回歸原兵團建製,一道向西撤。
這樣的一個部署,很明顯是一個以徐州為中心的集團防禦方案。顧祝同的打算是將幾個兵團都放在徐州和蚌埠之間,可以利用津浦和隴海兩條鐵路快速地調動部隊,相互支援,便於尋找機會集中兵力與我決戰,避免分散被殲的下場。對於這次在顧祝同主持下做出的重要部署,卻被杜聿明評為一錢不值。杜聿明認為:
自徐州到蚌埠間二百多公裏的鐵路兩側,擺了數十萬大軍,既棄置徐州既設永久工事於不守(徐州那樣龐大縱深的據點工事,隻留一兩個軍,幾乎等於不守),又將各兵團擺於鐵路兩側毫無既設陣地的一條長形地帶,形成鼠頭蛇尾、到處挨打的態勢。據我了解,古今中外的戰史上還找不到這樣一個集中會戰的戰略先例。
但是,就是這個被杜聿明所否定的還算是有了一定計劃的部署也並未完成,就被我軍的進攻所打亂。這是因為,這一次真正具有實質性的軍事會議是11月5日才召開的,顧祝同當晚回到南京,在向蔣介石報告之後,11月6日才發出正式命令。這已經太晚了,因為我華野對黃百韜兵團的進攻正是在11月6日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