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大臣”瞎指揮(2 / 2)

湘省敵人非常強硬,實厚力強,不似贛敵易攻。贛敵易攻,贛敵被我連敗四次,其膽已裂且受我釋放俘虜影響,軍心大搖……故為避免硬戰計,此時不宜向湘省衝擊,反會更深入了敵人的重圍,恐招全軍覆滅之禍……

毛澤東還寫及,紅軍離開了井岡山,在湘南會“虎落平陽被犬欺”!

信末的落款是“特委、軍委”。

發走了密信,毛澤東鬆了一口氣,離開永新縣城,到五十裏外的永新田溪鄉去做鞏固根據地的工作。

過了些日子,忽地傳來驚人的消息:二十八團、二十九團離開井岡山,在朝湖南酃縣進發,看樣子要進軍湘南!

毛澤東急忙寫了長達三頁的信勸阻,交給江華(當時名叫黃琳)即刻送去。

江華一天一夜跑了一百二十裏,趕上了西進的隊伍,送上毛澤東的信,要求他們返回寧岡。

但是,無濟於事。江華回來報告說,這兩個團還是朝湘南去了!

為什麼這兩個團會去湘南呢?原來,湖南省委的指示傳出以後,在二十九團裏產生強烈反響。二十九團是由湘南宜章暴動的農民所組成,思鄉之心甚切。一聽說要回湘南去,無不歡呼雀躍。杜修經一聽說二十九團願去湘南,正好可以執行湖南省委交給他的使命,當然給予支持。

二十九團團長胡少海、黨代表龔楚,鼓動著二十八團一起行動。二十八團團長王爾琢、黨代表何長工,出席了兩個團聯合召開的幹部會議。

據杜修經回憶,會議“由朱德、陳毅主持,何長工、王爾琢、龔楚、胡少海等同誌都參加了。會上提出要到湘南去,重提執行湖南省委的決定,這時,主要是二十九團逃避鬥爭,欲回家鄉的影響,對當時敵情並不清楚,也沒有考慮到邊界黨的路線的正確,群眾基礎好,怎麼與敵周旋的有利條件,便貿然決定去湘南……”

杜修經曾請示過特委書記楊開明。楊開明說:“決定了,就走吧!老毛那裏,我跟他說。”

湘南之戰,敗得夠慘:

二十九團幾乎全團覆滅,隻剩下團長胡少海、黨代表龔楚百餘人,井入了二十八團。不少二十九團士兵自由行動,跑回家鄉宜章,遭到厄運。

二十八團第二營營長袁崇全率部叛變投敵,使該團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紅四軍軍參謀長兼二十八團團長王爾琢聽說袁崇全叛變,帶著一個排追去。追到二營駐紮的鎮子,已是黃昏時分。王爾琢一路奔,一路高聲大喊:“不要打槍!不要打槍!我是你們的王團長,來叫你們回去的!”二營的兵士,都熟悉團長的聲音。一聽團長來了,都不再射擊。營長袁崇全正在打麻將,聽說王爾琢要召士兵們回紅軍,提起兩支駁殼槍衝了出去,砰!砰!袁崇全雙槍齊鳴,王爾琢猝不及防,當即倒在血泊裏!

王爾琢當時二十七歲,他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北伐時是東路軍先遣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參加過南昌起義。他在紅四軍中,是僅次於毛澤東、朱德、陳毅的第四號人物,竟死於叛徒之手!他死的時候留著長發,因為他自南昌起義時就不理發,說是直至革命勝利才理發,他看不到勝利之日了。

湘南之戰,兩個團之中,丟了一個團,反了一個營,死了軍參謀長,真的被毛澤東所言中:“虎落平陽被犬欺!”“恐招全軍覆滅之禍!”史稱“八月失敗”。

在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時,下轄兩個師九個團。改稱紅軍第四軍時進行了縮編,取消師的建製,九個團縮編為四個團,即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二十二四個團。湘南去了兩個團,等於去了一半的兵力——尤其是其中的二十八團,乃是南昌起義部隊的正規軍。

得悉紅軍主力前往湘南,贛軍頓時活躍,調集十一個團猛攻永新縣城。毛澤東手下隻有一個團——三十一團,在那裏苦戰著。

得知湘南大敗,毛澤東對那“喝米湯的省委”憤懣之極。為了挽回敗局,他留下袁文才、王佐守山,自己率三十一團三營前往湘南,迎還紅軍主力。

毛澤東一走,贛軍猛撲,永新、蓮花,寧岡三縣城都落入贛軍之手,連井岡山都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