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發射重磅炮彈(2 / 2)

毛澤東的一席宏論,層層剖析,把博古和李德推上了被告席。實際上,他的長篇講話,才是遵義會議的真正的“正報告”、“主報告”。

在毛澤東講畢之後,王稼祥從躺椅上欠起,站了起來,激動地發言。周恩來勸他坐下,他就坐著講。

遵義會議是王稼祥提議召開的。前些天,有人勸他:“你正生病,會議不必參加了。”他答道:“這是頭等大事,比我的病更重要,我要坐擔架去開會!”

王稼祥的發言很幹脆,直截了當地講了三點意見:

第一,完全讚同張聞天、毛澤東的發言。

第二,紅軍應該由毛澤東這樣富有實際經驗的人來指揮。

第三,取消李德、博古的軍事指揮權,解散“三人團”。

王稼祥的發言,是對毛澤東的有力支持。後來,直至在“文革”中,毛澤東提及王稼祥時,仍說他在遵義會議上投了“關鍵的一票”。

毛、張、王接連放了三炮,使博古和李德自通道會議、黎平會議、猴場會議已經動搖了的地位,徹底動搖了。就連李德在他的回憶錄《中國紀事》中也寫及,毛澤東的報告在會上得到“以掌聲和歡呼聲”所表達的支持。

然而,在這“掌聲和歡呼聲”中,忽地冒出冷冷的反問聲。這聲音是在王稼祥提議紅軍應由毛澤東指揮時發出的:“老毛懂個啥?他懂馬列主義?他懂軍事?他隻會看看《孫子兵法》,翻翻《水滸傳》、《三國演義》!”

說這話的,是共青團中央書記凱豐,他強烈地支持著博古和李德。

據黃允升查證《中共黨史研究》1992年第2期,毛澤東當時“翻翻《水滸傳》、《三國演義》”倒確有其事,而《孫子兵法》卻未曾看過。

在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曾多次這樣談及:

當時黨內有同誌說我打仗不高明,是照著兩本書打的,一本是《三國演義》,另一本是《孫子兵法》。其實,打仗的事怎能照書本?那時,這兩本書,我隻看過一本《三國演義》,當時並沒有看過《孫子兵法》。那個同誌硬說我看過,從那以後,倒是逼使我去翻了翻……

凱豐接著又談起了馬克思主義,他開始不斷地引用馬克思的話、列寧的話,以證明博古、李德是完完全全的布爾什維克。

毛澤東反駁了凱豐,指出馬克思主義隻有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才能取得勝利。博古、李德、凱豐為一方,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為一方,三比三。

夜已深。博古宣告“暫停”。第一次會議結束。

警衛們提著馬燈,護送毛、張、王回新城。雖說驟然走出那炭火頗旺的會議室,朔風迎麵撲來,是夠冷的,但是毛、張、王心中卻一片火熱,因為從今天會場上的反應看來勝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