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經過兩番“曆險記”(據王稼祥夫人朱仲麗1991年7月8日對本書作者口述)終於安抵延安。
中共中央決定召開六屆六中全會,因為自1934年1月在瑞金召開六屆五中全會以來,已經相隔四年多沒有開過中央全會,許多重大的事情需要討論解決,尤其是王稼祥帶來了共產國際的重要指示。
中央決定由王稼祥打電報給王明,要他來延安聽取共產國際的指示並出席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王明畢竟在莫斯科多年,可能他已從其他途徑獲悉共產國際指示的精神,因而拒絕前來延安。他複電王稼祥,要王稼祥到武漢向他個別傳達,甚至要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遷到武漢召開。
王稼祥把王明複電交給毛澤東看,經毛澤東同意,又以王稼祥名義,給王明發去措辭強硬的電報:
請按時來延安參加六中全會,聽取傳達共產國際重要指示。你應該服從中央的決定,否則一切後果由你自己負責。
到了這等地步,王明看了電報,不得不於9月15日前來延安。
這樣,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從9月29日起在延安召開。會議開了四十天,到11月6日才結束。
王稼祥擔任了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秘書長。會上,由王稼祥詳細傳達共產國際文件和季米特洛夫的口頭指示,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作題為《論新階段》的報告。
王稼祥所傳達的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使王明頹然失色,從此失去他的“王牌”——來自莫斯科的“尚方寶劍”!
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實際是毛澤東戰勝王明的會議。
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的領導地位,而中共的這一領袖的更換,在當時尚未得到共產國際的認可。共產國際,又稱“世界共產黨”。須知,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宣布自己接受共產國際的領導,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中共領袖的更換,照理是必須得到共產國際的批準的。遵義會議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召開的——中共和紅軍處於危急之中,而當時又與共產國際失去了聯係,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不經共產國際批準而自己選擇了自己的領袖。也正是由於缺乏共產國際批準這一組織手續,毛澤東才一直讓張聞天擔任中國共產黨名義上的最高領袖——因為張聞天畢竟是在蘇聯學習過,受到共產國際直接培養。
到了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情況就大不一樣:遵義會議之後,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走出了最困難的境地,贏得了很大的勝利,毛澤東的領袖地位不僅在中國共產黨內得到一致公認,而且得到了共產國際的認可。毛澤東在麵臨王明的嚴重挑戰時,共產國際明確支持了毛澤東。從此,毛澤東在黨內的領袖地位完全鞏固——盡管這時中共中央負總責的,名義上還是張聞天。
正因為這樣,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時,曾高度評價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所起的作用:
大家學習黨史,學習路線,知道中國黨曆史上有兩個重要關鍵的會議,一次是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一次是1938年的六中全會。
六中全會是決定中國之命運的,六中全會以前雖然有些著作,如《論持久戰》,但是如果沒有共產國際指示,六中全會還是很難解決問題的。共產國際指示就是王稼祥同誌從蘇聯養病回國帶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