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錦瑟又被拉上了公堂了,端亦景為她請了全城最好的狀師,但是,不管是不是三寸不爛之舌如何厲害,在證據麵前一切都顯得慘白無力的。管不管這證據是不是真有其事。
端府,秦府的人都來了,除了端亦景,錦瑟心裏忽然有些計較,為何他每一次最關鍵的時候,總是不在身邊。
秦父是曾經的宰相,官威還是有的,而且一直又被現在的皇上尊敬著,所以,縣令也不敢怠慢,沒開堂之前,甚至都是向秦父行了禮。
知道升堂之時,說:“下官秉公辦事,還望大人海涵。”他也知道錦瑟是秦府的寶,秦父一直寵愛異常。
秦父招了招手,說:“張大人,您該怎麼審就怎麼審,隻要不冤枉就行了。”他相信自家女兒,隻是私下裏,他也曾經動過歪心思,隻有一個女兒,他能不能出手幹預,這樣一了百了。
但是,卻又想起多年前,那一次他也是被人利用,有人假傳了消息,他一心為國,自然將此事上奏朝廷,隻是,遺憾的是,根本就沒來得及查清楚,因為他的糊塗,他還了簫將軍等眾多將領的性命。
為此,他引咎辭職,曾經也想過以死謝罪,他不是貪生怕死之人,奈何,要是萬一有一天真的追究下來,然後家裏被連累了怎麼辦?他活著,有生之年能看見妻子兒女平平安安,那就是一輩子的奢侈了。
隻是,沒想到還是有報應,隻是為何不是報在他身上,而是自己的子女,而且還是個女兒家。
錦瑟不知道這案判了多久,最後,隻得再一次押後再審。因為,錦瑟至始至終都沒認罪。
退堂的時候,張大人可以的向秦父透露了些,大意是,下一次若是還不認罪,而且也不能找到確鑿的證據的反駁的話,那麼下一次一定會用刑。也就是說,恐怕到時候不找也得招,因為沒人能忍的下來,尤其是一個女流之輩。
張大人的意思一方麵是要加緊找證據,另一方麵是說如果真的做了,那就不要受皮肉之苦,認下來算了。當然,可能是冤枉了,但是這樣對峙也是結不了案,而,錦瑟就必須一直在監牢裏。這樣不斷的接受審問,審問,直到案件有結果。而這結果又回到了原處。
所以,無論哪一種都不好,唯一的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找到新的證據,證明沒有殺人。
張大人說的含蓄,也算是在維護體製的情況下留足了人情。
秦父點點頭說好,懂了。
但是,離開的時候,看見房簷處停留的兩隻烏鴉,隻覺得內心一片淒涼,老來如此,看著自己的子女因自己而死。
錦瑟沒想到於闐能來,本來聽到聲響,她以為是端亦景。有些期盼,但是看清來人卻是於闐於大哥,沒有喜悅,她坐了回去。
於闐沒有料到錦瑟的反應,想即使料到了又如何,其實他是能料到的,又不是傻瓜,自從上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見到她,他出揚州城想散心,錦兒最終不是他的了,哪怕是心中一點位置都沒有。
他走了很多地方,不去想念,不去思戀,便真的不再思戀。
倒是,沒想到端亦景能找到自己,不,應該說會找自己,自己和他什麼關係,還是說難道他就這麼確認他在錦兒心目中的地位,那麼固若金湯,那麼不可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