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十多年前,父親和母親剛剛結婚。母親是個很能幹的女人,風風火火,不但工作上幹得有聲有色,而且家務事也料理得井井有條,尤其燒得一手好菜。父親簡直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爺生活。所有人都羨慕父親,說娶到母親真是一生的福氣。有個周末,家裏要來客,母親忙不過來,就叫父親幫忙遞遞菜遞遞碗什麼的。千呼萬喚,父親卻隻應著不挪步,眼睛都不肯從書本上移開一下兒。油鍋“呼”地著了火,母親又氣又急,手忙腳亂間還把鍋打翻了,結果燙傷了腳。
父親當時腸子都悔青了。母親臥床那些日子,突然變得很愛吃魚。那時,生活水平那麼低,吃魚吃肉一般是過年過節才有的奢侈。母親的傷,其實已經花了很多錢,幾個朋友那裏都已經借遍了。所以,給母親買過兩次魚以後,經濟捉襟見肘的父親就隻有愧疚和無奈了。
大約過了一個星期,父親在晚飯時間興衝衝端了一盤菜放到母親麵前。母親吃了一口,說不出是什麼魚,細細咀嚼,發現不是魚肉,卻有魚的鮮香滋味。父親得意洋洋地笑:“這叫魚香茄子,味道好吧?”
原來,父親托朋友找了一個食堂大廚拜師學藝。人家本來不肯教的,但他好說歹說,大廚師感動了,才把這門絕活教給他。家常菜其實是很難做的,靠手藝。父親學了一個星期,才有點眉目。他像獻寶一樣,不停地問母親:“好吃嗎?”還說,以後再不袖手旁觀了,一定會幫母親一起做家務活。母親一邊吃,一邊掉眼淚,眼淚和著菜,全都是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