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管理顧問,你一走進他的辦公室,馬上就會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似的。
辦公室內各種豪華的擺飾、考究的地毯,忙進忙出的人潮以及知名的顧客名單都在告訴你,他的公司的確成就非凡。
但是,就在這家鼎鼎有名的公司背後,藏著無數的辛酸血淚。
這位管理顧問在創業之初的頭六個月就把自己十年的積蓄用得一幹二淨,並且一連幾個月都以辦公室為家,因為他付不起房租。他也婉拒過無數的好工作,因為他堅持實現自己的理想;他也被拒絕過上百次,拒絕他的和歡迎他的顧客幾乎一樣多。
就在整整七年的艱苦掙紮中,誰也沒有聽他說過一句怨言,他反而說:“我還在學習埃這是一種無形的、捉摸不定的生意,競爭很激烈,實在不好做。但不管怎樣,我還是要繼續學下去。”
他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得轟轟烈烈。
朋友有一次問他:“把你折磨得疲憊不堪了吧?”他卻說:“沒有啊!我並不覺得那很辛苦,反而覺得是受用無窮的經驗。”
看過“美國名人榜”的生平就知道,這些功業彪炳史冊的偉人,都受過一連串的無情打擊。隻是因為他們都堅持到底,才終於獲得輝煌成果。
天下哪有不勞而獲的事?如果能利用種種挫折與失敗,來驅使你更上一層樓,那麼一定可以實現你的理想。
教授們知道,從學生對於成績不及格的反應可以推測出他們將來的成就。有一位教授講過一件這樣的事:
幾年前,他把畢業班的一個學生的成績打了個不及格,這件事對那個學生打擊很大。因為他早已做好畢業後的各種計劃,現在不得不取消,真的很難堪,他隻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是重修,下年度畢業時才拿到學位,第二是不要學位,一走了之。
在知道自己不及格時,他非常失望,並找這位教授要求通融一下。在知道不能更改後,他大發脾氣,向教授發泄了一氣,這位教授等待他平靜下來後,對他說:“你說的大部分都很對,確實有許多知名人物幾乎不知道這一科的內容。你將來很可能不用這門知識就獲得成功,你也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這門課程裏的知識,但是你對這門課的態度卻對你大有影響。”
“你是什麼意思?”這個學生問道。
教授回答說:“我能不能給你一個建議呢?我知道你相當失望,我了解你的感覺,我也不會怪你。但是請你用積極的態度來麵對這件事吧。這門課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不由衷培養積極的心態,根本做不成任何事情。請你記住這個教訓,五年以後就會知道,它是使你收獲最大的一個教訓。”
後來這個學生又重修了這門功課,而且成績非常優異。不久,他特地向這位教授致謝,並非常感激那場爭論。
“這次不及格真的使我受益無窮。”他說,“看起來可能有點奇怪,我甚至慶幸那次沒有通過。因為我經曆了挫折,並嚐到了成大事者的滋味。”
我們都可以化失敗為勝利。從挫折中汲取教訓,好好利用,就可以對失敗泰然處之。
千萬不要把失敗的責任推給你的命運,要仔細研究失敗的實例。如果你失敗了,那麼繼續學習吧!這可能是你的修養或火候還不夠好的緣故。世界上有無數人,一輩子渾渾噩噩,碌碌無為,他們對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釋不外是“運氣不好”、“命運坎坷”、“好運未到”,這些人仍然像小孩那樣幼稚與不成熟;他們隻想得到別人的同情,簡直沒有一點主見。由於他們一直想不通這一點,才一直找不到使他們變得更偉大、更堅強的機會。
馬上停止詛咒命運吧!因為詛咒命運的人永遠得不到他想要的任何東西。
在普通情形下,“失敗”一詞是消極性的,但我們要賦予這兩個字新的意義,因為這兩個字經常被人誤用,而給數以百萬計的人帶來許多不必要的悲哀與困擾。
這裏,先讓我們比較一下“失敗”與“暫時挫折”之間的差別:且讓我們看看,那種經常被視為是“失敗”的事,是否在實際上隻不過是“暫時性的挫折”而已。還有,這種“暫時性的挫折”實際上是不是就是一種幸福?因為它會使我們振作起來,調整我們的努力方向,使我們向著不同、但更美好的方向前進。
不管是暫時的挫折還是逆境,都不會在一個人的意識中成為失敗,隻要這個人把它當作是一種教訓。事實上,在每一種逆境及每一個挫折中都存在著一個持久性的大教訓。而且,通常說來,這種教訓是無法以挫折以外的其他方式而獲得的。
挫折通常以一種“啞語”向我們說話,而這種語言卻是我們所不了解的。如果這種說法不對的話,我們也就不會把同樣的錯誤犯了一遍又一遍,而且又不知從這些錯誤中吸取教訓。
隻有在把挫折當作失敗來加以接受時,挫折才會成為一股破壞性的力量。如果把它當作是教導我們的教師,那麼,它將成為一項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