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小安出京 皇上欲殺之(2 / 3)

“李明玉。”

“奴才在。”

李明玉能體會到主子此時的心情,所以他沒敢走遠,一直站在一旁聽候吩咐。

“你馬上去恭王府一趟,把恭王爺請來。”

“噫。”

關鍵時刻,同治皇帝隻能求助於六皇叔,因為在載淳的心目中,六皇叔奕足智多謀,而七皇叔奕謖卻有點滑頭。

李明玉剛轉身,同治皇帝又補充道:“還有,讓六王爺召集幾位軍機大臣,讓他們在軍機處等候。你再去明善府一趟,讓明善火速進宮見朕。”

“奴才遵命。奴才鬥膽,請問是否告知兩宮太後?”

同治皇帝明白這最後一句話,是李明玉故意問的。機靈的李明玉曾多次提醒過同治皇帝,對於小安子的事情切切不可讓西太後插手。此時,他巧妙地又提醒了一下皇上:注意保密!

同治皇帝與李明玉從小玩到大,從禮製上說,他們是皇上與奴才的關係,但實際上,他們有時真有點像朋友。

李明玉快速出了宮,很快到了恭王府。

雖然恭親王心灰意冷,加上身體欠佳,但他堅持每日上朝麵聖。十九天了,西太後都沒有臨朝,據說也是身體不適。以前,她也有些類似情況,每逢西太後不臨朝,總是安德海向群臣們宣布退朝。可這次有些例外,十九天來沒看見小安子的影子,每次都是李蓮英向大臣們轉達西太後的口諭:退朝!軍機處候旨。

這奇怪的現象,不得不讓恭親王深思:隻聽說聖母皇太後身體不適,可沒聽說小安子有什麼病。這狗奴才這些年來就像西太後的影子,幾乎每天都能見著他,可近些日子怎麼了?難道他躲到烏龜殼裏去了?

想到這裏,太監李明玉來報,皇上宣恭王爺覲見。李明玉走後,恭親王連忙換上了朝服,立刻趕到養心殿。

李明玉又趕到明善府上,他想起了同治皇帝的叮囑,對明善可不同於對恭親王。恭親王是皇叔,是自己人,而明善畢竟隻是個普通的大臣,應該把握好這個分寸。所以,李明玉隻好說:“至於什麼事兒,奴才也不清楚。不過,好像與明大人無關。”

明善這才舒了一口氣,跟著李明玉急匆匆進了官。

卻說恭親王奕換上了朝服,他不敢怠慢,立刻派一個心腹太監去通知文祥、寶鋆、李鴻藻等人軍機處等候,自己則到了養心殿。

同治皇帝一見六皇叔來了,便急切地說:“六皇叔,該死的小安子這下撞到咱們的手上了,我非殺了他不可!”

此時,恭親王並不知曉事情的來龍去脈,便問:“皇上,我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呢?”

同治皇帝笑著說:“是呀,我太心急了。是這麼回事……”

同治皇帝坐了下來,從頭到尾慢慢敘來。

恭親王望著同治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說:“皇上雖然年少,但處事果斷、沉著,真乃大清朝之幸啊!”

聽到皇叔的稱讚,同治皇帝開心地說:“六皇叔過獎了,侄兒這正犯愁呢,下一步真不知該怎麼辦。”

叔侄二人正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著,明善到了。他低著頭,向皇上、恭親王請了安。

同治皇帝示意李明玉給明善端個凳子,讓他坐下好說話。

“明愛卿,朕問你,小安子私自出京,你知道嗎?”

同治皇帝直入正題。

一聽這話,明善又高興又為難。高興的是今日之事不是衝著他明善來的,自從前一陣子西太後責令奕譞等人查處內務府幾位大臣,明善如驚弓之鳥,生怕哪一天又把他揪出來;為難的是,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說知道呢,為什麼知道此事不及時稟報?說不知道吧,內務府的首席軍機大臣怎麼會不知道!“這個……”“到底是知道,還是不知道?”同治皇帝顯然有些不耐煩了。明善吞吞吐吐地說:“臣是聽說過。”恭親王也沉不住氣了,厲聲道:“什麼叫‘聽說過’?這話從何講起?”明善也很懼怕六王爺,雖然平日裏奕被西太後壓著,但他在大臣中的威信很高,就連醇親王奕譞、停親王奕誴都有點兒怕他,明善當然也不敢得罪他。“回王爺的話,二十幾天前,小安子告訴我,說他奉了聖母皇太後的懿旨,準備出京南下采辦龍袍,兩三個月便回來。”恭親王陰沉著臉,責怪明善沒上報,明善嚇得渾身直哆嗦。同治皇帝看看六皇叔,又看看明善,開口了:“小安子分明是假傳懿旨,難道你不長腦子嗎?兩宮太後那麼聖明,事事都依家法處之,哪會做出有違祖製的事情來?”

恭親王再次向皇上投來讚賞的目光,他覺得皇上的確長大了,一開口就這麼得體,真有明君之威儀。

“這等膽大妄為之徒,殺了他。”同治皇帝繼續說。

恭親王與明善對視了一下,他們沒想到皇上主意已定,而且是那麼肯定的語氣。

此時,恭親王的心裏還是有些顧忌的。這些年來,他被“鐵女人”西太後製伏了,他深知小安子在西太後心目中的分量。果真順利殺了小安子還好,萬一殺不了他,日後小安子一定會像瘋狗一樣來反撲恭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