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少室晴雪(1 / 2)

雨過天晴之際,隻見在門外少林寺正南的一個山峰,有一塊巨石如削,巨石之上光潔耀目,晶瑩明亮,放射出奇異光彩!白雲朵朵飄過,在蔚藍的天幕下,陽光普照的山巒中,閃爍出銀白一片,好似嚴寒隆冬中的皚皚白雪,景色喜人,美不勝收,在這春末夏初的五月天,竟然呈現出一個白雪皚皚的世界!

“啊,六月飛雪,難道我們這裏也發生了象《竇娥冤》那樣的彌天冤案?”明明驚叫起來!

“暈,明明,什麼六月飛雪?!什麼發生了象《竇娥冤》那樣的彌天冤案?!明明,你真暈,這是‘少室晴雪’!‘餘雨少室映晴雪’的‘少室晴雪’!”我不禁一下子被明明給逗樂了。

“哼,什麼“少室晴雪”!六月的天氣哪來的皚皚白雪?這分明就是六月飛雪!這分明是我們這裏也發生了象《竇娥冤》那樣的彌天冤案!”明明開始反駁我。

“別逗了,明明,這真的是“少室晴雪”,可遇而不可求的“少室晴雪”!它是中嶽嵩山的八景之一“少室晴雪”!”我微微一笑。

“月滿嵩門正仲秋,

軒轅早行霧中遊。

潁水春耕田歌起,

夏避箕險溽暑收。

石淙河邊堪會飲,

玉溪台上垂釣鉤。

餘雨少室觀晴雪,

瀑布崖前墨浪流”。

我不禁隨口吟起唐代光啟年間進士鄭穀遊中嶽時,為登封八景賦的讚詩。

“少室眾峰幾峰別,

一峰晴見一峰雪。

隔城半山連青鬆,

素色娥娥千萬重。

過景斜驅不可道,

白雲欲盡難為容。

行人與我玩幽境,

北風切切吹衣冷。

惜別浮橋駐馬時,

舉目試望南山嶺”。

明明也隨口吟起唐朝詩人李頎當年稱讚登封八景之一“少室晴雪”題的詩!

“暈,你以為我真的不知道啊?我隻不過是看你心不在焉的,想逗你玩罷了。”明明一邊說一邊笑。

我不禁笑了!

這個明明!

原來這少室山景,以峰奇、路險、石怪、景秀而著稱天下。山中群峰爭豔,千奇百異,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連綿,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獅起舞,有的若巨龍睡眠,有的如烏龜爬行,峰巒參差,峽穀縱橫,三千米棧道穿梭山腰,山道彎彎,宛若絲帶逶迤在崇山峻嶺中。從山南北望,一組山峰,互相疊壓,狀如千葉舒蓮,從唐代起就有"少室若蓮"之說,因名其為"九頂蓮花山"。少室山的南麵,山姿很象古人戴的忠靖冠,所以宋代又有"冠子山"之名。少室山東側山峰,參差錯落,人們依其山姿,名之為"石榴嘴"。站在少林寺南望,少室山塹然若屏。高峰之下自西向東並列著五座小峰,人們依其形態,稱之為棋、鼓、劍、印、鍾。少室東側有一道盤繞彎曲的峽穀,名曰:"玉皇溝"。東口叫"吸風口",峽窄穀深,人行其間,時感吸風拔氣,令人望而生畏。西口叫小寨口,可直通山頂大寨東天門。東天門下麵有條東門壕,當地稱之為“響潭溝”。響潭溝壁如刀削,溝寬不過十餘米,深卻有數百丈,穀內經常雲霧彌漫,嫋嫋白雲在峽穀中奔騰翻滾,如風浪呼嘯,奔騰穀外,當地人稱其為“噴霧口”。峽穀中心,有一巨石狀如猴子,飄浮雲上,若隱苦現,惟妙惟肖,名曰:“猴子觀雲海”。此處風景尤宜人,下看雲霧繚繞,上看一線天,老虎嘴、擎天柱等怪石林立。山頂有個三皇寨,寨中有一座盤古洞,供奉著中華民族的三位先祖--黃帝軒轅氏、伏羲氏和炎帝神農氏。寨頂之上,還有5平方公裏絕少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林茂花繁,山泉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