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二位施主,說起這‘少林八寶酥’,卻另有一段典故......。”素心大師看著我和明明說。
“請大師詳言......。”我和明明幾乎同時說。
“阿彌陀佛,二位施主‘十三棍僧救秦王’這段往事?”素心大師依舊看著我和明明說。
“知道啊,電影《少林寺》不是演的清清楚楚嗎?”我回答說。
“還是功夫巨星李連傑演的呢!”明明也接著說。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
由於隋煬帝楊廣窮兵黷武,橫征暴斂,鬧得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紛紛起義。公元619年,東都洛陽的王世充廢掉了自立為帝的隋越王楊侗,自立為“大鄭皇帝”,建元“開明”。而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淵,也在兒子李世民等人的支持下於617年起兵反隋,並得到突厥的援助。次年五月,李淵稱帝,國號“大唐”,年號“武德”,李世民被封為秦王。李淵先占據關中大部,然後又東下攻擊王世充。天下英雄逐鹿中原。
當時少林寺地處王世充的勢力範圍。王世充把柏穀屯改為擐州,令他的侄子王仁則駐守在那裏。這柏穀屯在少林寺西北約25公裏處,是隋朝開皇年間隋文帝楊堅賜給少林寺的。王仁則占據了柏穀屯,少林寺的僧眾也就斷絕了齋糧的來源,生活越來越困難。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唐軍大舉包圍洛陽,在軒轅關下,李世民和王世充的部隊展開了激戰。這軒轅關位於太室山和少室山的闕口處,是洛陽通往東南許昌、南陽方向的咽喉要道。王仁則所守的擐州城,即柏穀屯,地形險要,是扼守十八盤的戰略要地,易守難攻。李世民奪下十八盤後,又攻打擐州城,但久攻不下。
這時,少林寺寺主誌操眼光遠大,他審時度勢,認為李淵深得民心,將一統天下,而王世充、王仁則之流殘暴如虎狼,成不了大事。於是,他便與眾僧商議,要協助秦王李世民奪取擐州城。眾僧一呼即應,他們早就不滿意王仁則欺壓百姓的惡行。經過謀劃,一群少林僧人潛入城內,買通了守城的軍官趙孝宰;另一群少林僧人則埋伏在城外,待機而動。四月廿七日這一天,少林僧人裏應外合,殺入擐州城。武藝高強的曇宗等人擒住了王仁則,趙孝宰等人打開城門,唐軍與少林僧人一擁而人,奪取了擐州城。
三天後,秦王李世民派上柱國李安遠親至少林寺慰問,並接見了立功的十三位僧人。這十三位僧人是:上座善護、寺主誌操、都維那惠場、大將軍僧曇宗、普惠、明嵩、靈憲、普勝、智守、道廣、智興、僧滿、僧豐。
李安遠還帶來並宣讀了李世民的親筆信。
這年的五月,秦王李世民俘虜了竇建德,王世充出城投降,唐軍占領了洛陽。
李世民手書原件,後來由唐玄宗交一行禪師轉送少林寺,不久,即刻於石碑之上,立於少林寺內,至今尚存。
“公元629年9月,唐太宗因念及當年十三棍僧救駕之恩,親率魏征等人拜訪少林寺,曇宗和尚以60多款素食擺設蟠龍宴招待唐太宗。在寺廟素食裏,蘊含了佛教普渡眾生、慈悲為懷的理念。而當時曇宗和尚擺設蟠龍宴招待唐太宗的60多款素食之中,最為受到唐太宗讚賞的,就是這‘少林八寶酥’!”素心大師對我和明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