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社會現象,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與猴群的行為極其地相像。所以暴力宗教說白了就是猴性宗教。而西方的啟蒙運動對塑造西方人性格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也許,但西方啟蒙運動說白了無非就是搞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一個動物社會最原始的對錯就是暴力上的對錯,如果這個社會沒有一個意識形態來產生另一套辨別對錯的係統,那麼這個社會必然走向猴子社會。

而中國恰恰是沒有這個意識形態。我們沒有一個對對錯概念的絕對信仰。我們隻相信暴力,贏者通吃是我們的唯一信仰,這就是暴力宗教,也就是猴子宗教。作為中國人奴性的一大特征,說到底就是中國人怕爭這個事實。為什麼中國人怕爭呢?在一個沒有對錯的文化下,在一個信仰暴力的文化中,爭意味這什麼呢?爭意味著力量的比較,力量強大者就是對,贏者通吃全部利益,常常包括輸者的生命!在這種文化下,你如果已經看到自己的力量遠不如對方,你還爭什麼呢?你再爭下去,自己的生命都將搭進去。隻有當你看到自己差不多時,你才會產生爭的念頭。且一旦你想到爭,你立即就想到了殺。而迅速致對方與死地才是最正確的爭。

那麼西方人的爭是什麼回事呢?西方人有另一套對錯係統,按照這套對錯係統,人們產生了爭的規則。滿足規則的爭是對的爭,不滿足規則的爭是錯的爭。錯了的爭將把利益歸還給對了的一方。這就是西方人的遊戲規則,這就是西方人的法律概念。所謂法律說白了就是一整套對錯係統,它在爭的過程中用於判斷對錯,由此來解決爭的結果。這就是西方人的競爭概念。在這種爭的概念下,你不去爭,你的利益等於零。你去爭,也許你不會贏,但你也不丟失什麼。絕不可能出現你把命搭進去的情況。所以西方人人去爭。中國人害怕去爭,因為中國沒有對錯概念,力量大的一方通吃所有。弱勢方如果膽敢挑戰強勢方,他將冒著喪失生命的危險。所以中國的弱勢方不敢去爭,這就形成了中國人的奴性。

而西方人的爭是在規則下的爭,這個規則定義了對錯概念。滿足規則就是對,違背規則就是錯,一旦證明你違背規則,你爭得的利益全部歸還,白忙活。在這種文化下,人們不怕爭,爭隻能給參與爭的人們帶來額外的好處,不會帶來壞處,爭的結果再差也比不爭強。中國人與西方人在人性上沒有本質的差別,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精心計算。差別隻是在於爭的規則,西方人有規則,中國人沒有規則,所以西方人不管自己多麼弱都敢去爭,而中國弱者是絕對不敢去爭的,因為可能喪命。如果有人認為敢爭是西方人的天性,而中國人天生就是奴才。”

梁處長聽了後說:“老主任,您這話……嗬嗬!我覺得聽起來怎麼這麼刺耳呢?好像不是這樣的吧?”

老主任頓時就笑了,“小馮,你看,他開始不讚同我的意見了。這就是進步嘛。假如我心裏因為他對我的觀點不讚同而生氣的話,這就說明我也是造成下屬奴性化的罪魁禍首。”

我這下子才明白了他說那番話的目的了,“謝謝老主任的提醒,今後我一定多聽下屬的意見和建議。也多聽您的意見。”

他笑著對我說道:“小馮,你很聰明。看來我回來幫你的決定是正確的了。”

我笑道:“既然您對我和梁處長都看好,那我們就開始研究可行性報告的問題吧。您在這方麵是專家,您先談談您個人的看法,然後我們再一起補充、完善好這份報告。”

老主任點頭道:“來吧。我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