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變遷,反映的是時代的變化,折射的是人們的思想理念的進步。人們的思想當然也同時在變,變得越來越敏銳,越來越超前,越來越符合實際。
看著車窗外城市的這種變化,我心裏卻頓時有了一種慚愧,因為我發現自己很久沒有認真去關注這座城市的根本原因更多的是因為自己對家的不關心。假如我能夠多抽時間帶著孩子出來玩的話,肯定不至於有現在這樣的感覺,一定會對城市的這種變化不再感到驚奇、新鮮。
可是我隨即又想到接下來自己將要麵臨的更多、更複雜的工作時,心裏不禁苦笑。
其實我自己也知道,陪伴家人的事情最關鍵的是一種態度,隻要態度有了,時間是隨時都可以擠出來的。隻不過我總是在這樣的事情上替自己找借口罷了。
到達江南集團的時候發現還沒有花去我一個小時的時間,於是便將車停在停車場裏麵,然後去到公司的大門處等候。
一個人的職位變了心境也會隨之改變。此刻的我的心裏就覺得很不舒服,因為作為如今已經是常務副市長的我,也依然隻能像這樣乖乖地在這裏等候著林易的到來。而且今天我不是來找他辦事的,反而地是我在替他辦事。我想:像我這樣的情況至少在我們江南省絕無僅有。
不過我隨即就在心裏安慰自己:林易畢竟是你的嶽父,你等等他又有什麼嘛?
這樣一想心裏頓時就覺得舒服多了。
人就是這樣,很多時候其實都是心態在作怪。
大約等候了近半小時林易才到。這半小時的時間讓我等待得非常的難受,但是我卻又不好給他打電話,因為我覺得沒有必要去催促他。
他見我在這裏等候,隨即就詫異地問我道:“你怎麼不先上去?我給辦公室的人講了的啊?”
我笑道:“我想到今天是周末,還以為樓上沒人呢。”
他搖頭道:“不管怎麼說你現在都是常務副市長了,在這裏站著,別人看見了多不體麵啊?這事也怪我,不過我希望你今後不要再這樣了,你是有身份的人,隨時要保持自己的那種派頭才可以。”
他說的這個道理我懂。
大多時候,端架子都是在撐麵子,說白了,不過是維持身份和地位的虛榮而已。官員端架子,是認為自己位高權重:開會端坐台上,出行前呼後擁,雨中有人撐傘,辦公有人侍奉,有意無意地端著架子就是在提醒別人“我是領導”;長者端架子,是覺得自己見多識廣:遇事喜談老黃曆,常提當年勇,以年紀壓人的架子可以掩飾其不合時宜的尷尬;富人端架子,是炫耀財大氣粗:有錢能使鬼推磨,錦衣玉食用亦奢,腹內空空無所謂,金錢即可壯行色,憑一身行頭招搖過市,駕一部豪車恣意橫行。
當人們擁有某種資本,如權勢、閱曆、頭銜、財富時,虛無的架子就會被悄然端起,以撐足麵子、彰顯身份。
此外,官場有官場的規矩,官場有官場的不得已。當官就有官派,就得拿官架子。不是官員自己要端架子,是規矩規定必須如此。召開會議,在主席台上就座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其中以官員為最多。在主席台最前排就座的人有資格發指示,有責任發指示,也必須發指示。甲領導說了,乙領導說,丙領導補充,丁領導再補充......即使是一次慶典會、表彰會、新聞發布會,真正的主角往往隻是一幌而過,而所有有資格的領導一個都不能少,落下某領導沒輪上講話,麻煩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