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後我分別給幾位副市長打了個電話,詢問他們手上重點工作的開展情況。我給朱市長打電話的時候主要問及到的是市人民醫院的設計進展情況,以及醫大療養院項目的立項進度。她回答說目前這兩個項目的進展都比較順利。隨後我又問了她市第一中學與省裏麵重點中學合作項目的進展情況。

這個項目後來沒有通過我出麵,是朱市長帶著市教委的人一起去與省教委協調,後來一家省教委直屬的重點中學同意與我方合辦高中部。這件事情辦得很漂亮,我們上江市的老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都誇市政府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

由於上江市一直以來都存在著高中教育的巨大瓶頸,所以很多學生在初中畢業後都跑到省城的重點高中去就讀,而高中教育的瓶頸是每個地方共同的問題,這就省城裏麵的重點高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他們辦了分校後還是不能解決每年來自各個縣市學生的就讀要求,雖然讚助費收到了每個學生近五萬塊也依然阻止不了學生家長望子成龍的夢想。

記得我在當省招辦主任的時候,曾經有一位朋友拜托我幫忙給他的孩子拿一個重點中學就讀的指標,其實我與那所學校的校長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後來那位校長還算是比較給我的麵子,他在他們的分校給了我一個名額,讚助費卻一分錢沒有減免。

當時那位校長對我說:“馮主任,沒辦法啊,我們學校本部必須要滿足每年聯招的生源,凡是沒有上聯招線的學生都隻能去分校就讀。本來我應該看在你的麵子上減免一部分讚助費的,但是每年來找我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我們不敢開這個口子啊。”

當時我也沒有說什麼,而且還不住向他道謝。我知道他講的是實話,每年他們在招生的時候都會麵臨許多頭痛的問題。這其實就是各個縣市高中教育的瓶頸造成的。

後來那位校長還專門請我吃了頓飯,在酒桌上他不住向我道歉,同時也請我理解。其實我是知道的,他已經非常給我麵子了,因為作為中學校長來講,他們也不敢得罪我這個省招辦主任。畢竟高中最重視的大學的升學率,特別是考入重點大學的考生比例,這將直接決定這所學校受重視的程度。

當時我不住地說“理解”,同時還與那位校長開了一個玩笑,“你們學校每年收那麼多錢,怎麼花得完啊?”

那位校長苦笑著搖頭道:“是啊,一年收幾千萬,這筆錢又不敢拿來發獎金,反而成了負擔了。”

當時我們就大笑。

其實我是知道的,他們所收的錢有一部分上繳到了省教委,修分校花費了不少,然後對教師的福利也有所考慮,隻不過正如那位校長說的那樣,他們確實不敢給教師們發太多,因為這不符合有關的規定。

也正因為如此,當時我才想到與省裏麵某所中學合辦高中部的事情。他們有名氣,而名氣就是生源。此外他們還很有錢。

我們這樣做對當地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本地的大多數初中畢業生升高中不再困難,而且也用不著交那麼多的讚助費。

所以,當我聽到朱市長說這件事情進展順利的消息後心裏很是高興。不過我還是又吩咐了幾句,讓她一定要注意協調好這件事情的方方麵麵,千萬不要出任何的問題。

她連聲答應著。

其實我對她的工作還是比較放心的。她這個人雖然在工作的創新性差了一些,但是對手上的工作卻非常的認真、仔細。她是女同誌,細心、耐煩心強是她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