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將士們本來是興衝衝準備進城接收城防,這樣唾手可得的戰功讓他們每個人都心情十分愉悅,所以在行軍的時候心情愉悅,難免會讓陣型變得更加散亂。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剛剛從城門洞裏冒出頭來,迎接他們的竟然會是並州的鐵騎的迎頭痛擊。
瘋狂奔馳的駿馬帶起來強大衝擊力那是十分驚人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憑借自己個人的力量將其抵擋下來,哪怕是天生神力,能夠生裂虎豹的超級猛男,在一大群飛奔而來的戰馬麵前,也隻能退避三舍。可是眼下兗州將士剛剛從城門洞裏冒出來,身後還有自己的同袍不斷湧進來,他們根本退無可退。
步兵想要抵禦騎兵的衝擊,要麼就要借助有利的地形,要麼就要借助拒馬槍之類的器具,當然最簡便方法便是迅速集結成緊密的陣型。可是眼下這些條件兗州將士都做不到,他們既沒有辦法占據有利地形,也沒有準備任何抵禦騎兵的器具,甚至來不及集結起有效的防禦陣型,隻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硬扛。
雖然兗州將士的勇氣十分可嘉,可是現實的殘酷卻往往告誡我們,很多時候空有勇氣是不夠的。當高速奔馳而來的駿馬帶著強勁的衝擊力狠狠的撞在人牆上,頓時將敢於擋在前麵的人全都狠狠的撞飛了出去,一頭紮進了兗州人的陣型之中。
在這樣高速的衝擊下,這些被迎麵撞飛的兗州士卒渾身的骨頭都被撞散了架,而他們身後那些士卒躲閃不及,不是跟著被撞飛就是被迎麵而來的鐵蹄踏翻在地,哪怕有人僥幸躲過戰馬的鐵蹄,但是迎接他們的還有並州騎兵雪亮的馬刀。一時間,整個兗州軍的陣型都被完全衝散了,更多的兗州士卒被直接堵在城門洞裏進退兩難。
“大膽鼠輩,安敢衝我軍陣!”夏侯惇此時剛剛從城門洞裏出來,看到眼前這副場景頓時勃然大怒,當即策馬綽槍飛奔上前,連連將衝鋒在前的幾個並州騎兵連連挑殺。
夏侯惇雖然重傷初愈,可是依舊習慣衝鋒在前,所以才會一直跟在先頭部隊之後進城,沒想到正是因為他的及時出現,才讓兗州軍暫時穩住了陣腳。就在夏侯惇擋住了並州鐵騎的時候,他那些親衛精銳紛紛從城門洞裏殺將出來,很快就在夏侯惇身邊構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來。
夏侯惇雖然稱不上是曹操麾下武力最高的大將,可是在兗州軍中的聲威除曹操之外便無出其右者,概因他是曹操最早的從龍之臣,加上作戰勇猛武藝高強,深得基層將士的喜愛。至於他的另一個兄弟夏侯淵,雖然有“妙才”之名,更以擅長長途奔襲而聞名,可是偏偏因為喜歡壓榨將士的體力潛質而不被將士們所喜。
人的名樹的影,當夏侯惇如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現,並且接連將好幾個拚命在陣中衝殺的並州騎兵斬殺,原本已經有些崩潰的兗州將士們頓時又很快穩住了陣腳。他們開始集結成一個個小陣型,不斷壓縮並州騎兵的衝擊的空間,並利用靈活陣型讓他們可以達到以多打少的局部優勢,借以抵消騎兵對步兵的天然優勢。
夏侯惇能夠成為曹操麾下頭號大將,當然不可能隻有匹夫之勇,他在練兵上的造詣其實絲毫不差於夏侯淵。這支兗州軍隊作為他親自調教出來的精兵,無論是個人武力還是對於戰陣的運用,都絲毫不比高順的陷陣營差多少。在夏侯惇及時穩住了軍心之後,他們迅速穩住陣腳隨後開始拚死反撲。
在兗州人悍不畏死的反撲下,逐漸失去機動優勢的並州騎兵也開始出現了傷亡,而且由於他們及時穩住了陣腳,使得兗州軍的後續部隊可以源源不斷從城門裏湧出來。兗州軍不斷有生力軍加入戰局,而並州軍本就隻有區區五百騎,死一個就會少一個。此消彼長,再這樣打下去,並州鐵騎的敗亡隻是時間問題。
張遼心中十分焦慮,怒吼連連的挑殺數人之後,就準備挺槍上前和夏侯惇決一死戰,他知道如今情況危急,隻有先將夏侯惇斬於馬下才有可能扭轉戰局。可是夏侯惇顯然沒有半點和張遼對決的意圖,反而不斷指揮士卒上前阻擋張遼前進的腳步,讓他無法靠近自己。
夏侯惇也知道自己重傷初愈,十分武藝發揮不出三四成,根本不可能是張遼的對手。何況眼下兗州軍已然穩占上風,他又何必赤膊上陣跟張遼死拚?
就在張遼進退兩難的時候,魏續和宋憲突然領著一幫心腹從城頭上殺了下來,如一把鋼刀一般,猛然從背後直插並州鐵騎的心髒。一時間形勢頓時逆賊,本來就是處於劣勢的並州騎兵們,瞬間又陷入了前後夾擊的窘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