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雷副主任辦公室,他不在,說是今天剛出差了。我隻好叩開報社分管黨群工作的黨組副書記、副總編輯潘泓錚的辦公室,他從高靠背的真皮轉椅裏欠了欠身,“是靜之啊,請坐,聽說你出去了,什麼時候回來的?”
潘副總持有傳播學博士學位,是本報惟一一位高學曆人才,據說架子很大,就是其他副總找他商量什麼事,他也隻是從座位裏欠欠身就算打過招呼了。一般記者找他,常常是動也不動一下。
我在潘副總對麵的座位上坐下,說:“潘總,有個情況我得向您彙報一下。”
“哦,什麼事?”他放下手中的文件,望著我。
我把李珍與許維舟的關係,和小敏敏失蹤的事作了簡要彙報。
潘副總沉吟片刻,“這樣的事,記者下去采訪常常遇到。可一旦形成材料,證據總是不夠充分。報社不是司法部門,不能取證。何況,這種事取證也難。這樣吧,可以先拿個稿子出來。記住,一定要材料紮實才行,不然會把報社搞得很被動的。”
見潘副總這裏原則上已經通過,我很高興,“潘總您放心,我會把握好這個度的。”說完,我站起來,“那我就不打擾您了。”
“沒事,沒事,靜之你再坐一會。我讀了你最近發表在副刊的幾篇文章,不錯不錯!”
沒想到潘副總會對我的那些散文感興趣,“信筆塗鴉,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東西,也值得潘總惠覽?”
“不不不,我也很喜歡散文的。”
“潘總博覽群書,是我們老師輩的人物了。”我說的是實話。從潘副總的話裏,覺得他好像也在寫散文。
潘副總很高興,都是讀書人,讀書人之間的讚詞,無過如此。“我常說,現在的消息啦、通訊啦什麼的,就應該有點散文筆意。你在這方麵做得不錯,不錯不錯。”
我有些臉紅,“那,那件事,我就先拿稿子出來?”
“好的好的,以後常來坐。”
內參稿件很快編發,我們等待著,觀望著,看這發已經打出去的“炮彈”,能否擊中目標?
阿依告訴我說,她已經給王主任打過電話了。王主任在電話裏說:“哎呀,小事情嘛,你們放心好了,就是稿子登不出來也沒有關係,交朋友總可以吧。”阿依隻好把信封交到了報社紀檢組。
我想了想,說:“阿依,這件事辦得好。”
“是呀,紀檢組長拿著兩個沉甸甸的信封愣了愣,把事情弄清楚後,直說阿依不錯,阿依覺悟高,我們報社就需要這樣的同誌嘛!”阿依學著紀檢組長的口氣,惟妙惟肖,說完,笑得很開心。
我想,也許是阿依覺得自己實習期滿,以後有希望正式分配到報社來了。我也替她高興,一個實習生能夠得到副廳級的紀檢組長的表揚,不容易啊!我說:“阿依呀,畢業了,就到我們報社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