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重奪真氣(1 / 2)

#下三流手段

陸遜為求將功補過,請纓出使曹魏。他並沒有帶備人馬,堂而皇之從江東繞過荊州之南,抵達嶺南,再西至益州邊陲,經甘肅到達長安,因為會費時逾年。他決定孤身上路,重返敵陣襄陽,向西北至長安。

他喬裝打扮,通過襄陽,騎馬正朝向魏境的新城,卻被數十名黑衣人騎馬追殺。黑衣人截停了陸遜,他迅即勒馬卻步,說:「汝等為何人?竟敢擋本將軍去路!」

「莫怪吾等,魏主要殺汝!」其中一名黑衣人頭領表明身份。

「本將軍為結盟而來,魏主何以拒人於千裏?」陸遜愕然。

忽然從遠處蹄聲不絕,另一隊軍戎整備的士兵,正馳騁而來,嚇退了威脅陸遜的黑衣人。

此時,陸遜已跋劍戒備,汗流浹背的又要麵對另一幫人。

另一幫人的一位將軍到了陸遜麵前,在馬背上拱手,道:

「在下魏延奉魏主之命,護送吳使陸大人前赴長安!」

「魏延?不是蜀軍大將?竟敢以魏主之名,暪騙本將軍!剛才黑衣人又說是奉魏主之命殺本將軍……。」陸遜疑慮的說。

「陸大人過慮了!在下本為蜀將,現已投效魏主!剛才之黑衣人想必為諸葛亮所派……。」魏延一麵辯解,一麵遞上魏主信函。

「的確為魏主親書!然此下三流手段,絕非孔明所為!本將軍猜想為司馬懿之奸計……。」陸遜判斷的說。

~~~~~~~~~~~~~~

#無人問津

陸遜在魏延護送下,安然抵達長安,麵見魏明帝,魏、吳順利締結戰略夥伴。另一方麵,在成都蜀漢皇宮的祝捷宴裏,當劉禪問到何人能肩負留守荊州之責時,眾大臣卻啞口無言。

「朕聞今次奪得荊州,為先皇一雪前恥之第一功臣為丞相之徒?」

劉禪開口說。

「聖上見笑了!劣徒隻是略盡綿力,豈可言功?徒兒快敬吾皇……。」

諸葛亮嘻笑說。

「臣薑維敬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阿諶站起來,舉杯說。

「果真一表人才!朕聞愛卿快將與晉國公主完婚,可有此事?」

劉禪問著。

「稟聖上,確有此事!然如今我倆身份地位懸殊,還是作罷!」

阿諶推搪的說。

「此事易辦!以汝之功勳,朕可賜予禦弟之名,破例分封異姓王爺,晉主想必就愛卿身份一事,並無異議!」劉禪又說。

「嚇!禦弟?」阿諶感到愕然。

「呀!朕弄錯了,依愛卿之齡,應為禦兄……。」劉禪回應。

「徒兒!還不快快謝恩!」諸葛亮提示說。

「謝主隆恩!」阿諶拱手作揖,說。

「好!眾卿飲!」劉禪舉杯說。

「嗯!朕想荊州牧一職,趙大將軍為不二之選!丞相以為如何?」

劉禪放下酒杯,道。

「聖上!本相亦有同感!」諸葛亮回應。

「老臣承蒙聖上,以及丞相錯愛!然年事已高,正想告老回大邑……。」

趙雲推卻的說。

「嗯!眾愛卿可有人選?」劉禪又問。

眾大臣鴉雀無聲片刻,四目交頭,然後議論紛紛。

「眾愛卿!如何?難道汝等懼怕東吳?」劉禪有點不悅。

「稟聖上!即如武藝高強之關將軍亦不能穩守荊州……。」

鄧芝坦然稟報。

「說到底,汝等懼怕陸遜!」劉禪皺眉的說。

鄧芝又稟:「薑將軍既然以奇法奪荊州,想必亦有奇法守城……。」

「丞相以為如何?」劉禪問道。

「本相與薑將軍乃師徒關係,此刻進言實在為難!還請聖上自行定奪……。」

諸葛亮把弄胡子,道。

「嗯!朕就封薑將軍為荊州王兼荊州牧,並代表蜀漢出使晉國!」劉禪封賞的說。

「臣謝主隆恩!」阿諶拱手作揖,道。

~~~~~~~~~~~~~~~~~

#留守

「不過,隻有臣一人遠赴荊州,又要出使晉國,恐怕力有不逮……。」

阿諶見這幫蜀漢將領視鎮守荊州為燙手山芋,感到不滿。心想總要把人拉下水,於是抱怨說。

「丞相!如何是好?」劉禪問著。

「嗯!元儉(廖化)本為臣之參軍,曾隨關將軍赴荊州,本為荊州人士,熟知當地民情,可助徒兒一臂之力,懇請聖上命其為江陵太守。」

「準奏!廖參軍,可否願赴荊州?」劉禪說。

「回聖上,臣遵旨!」廖化領命。

「好!禦兄如今可有異議?」劉禪又說。

「臣並無異議!」阿諶(薑維)回應。

~~~~~~~~~~~~~~~~~~

#出使

廖化留守荊州江陵,阿諶(薑維)與司馬彤前赴襄陽,接受襄陽晉軍護送他們出使洛陽。當時,在晉陽(太原)的司馬懿已遷回洛陽,被燒毀的洛陽宮殿正全力複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