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外國大使館都集中在市中心,那裏離7日夜到8日淩晨遭到空襲的南斯拉夫總參謀部及聯邦警察總部大樓很近。但是中國大使館並不在市中心,而在薩瓦河畔的寂靜的住宅區內,據中國大使館人士說,其建築“三次被導彈擊中”。
在附近的飯店裏,還住著一些正在采訪的記者。那個飯店在約兩小時內兩次中彈,飯店的一部分已經起火。如果說這也算是“誤炸”的話,那麼它極大地背離了“要把對民間的波及受害控製在最低限度”的原則。
――日本《產經新聞》5月8日
貝爾格萊德的轟炸激起中國的憤怒
外交官和分析家們今天說,北約對南斯拉夫的空中打擊造成中國人員傷亡,這肯定會在中國老百姓中進一步激起反對美國的強烈反應,給北京的領導人增加采取強硬行動的壓力。中國一直在猛烈譴責北約的轟炸行動,駐貝爾格萊德使館被炸事件將會火上澆油,使得政治解決方案的尋求更加複雜化。
北約的空中戰爭已經使北京對西方有可能幹涉其內政,特別是台灣和西藏事務深為擔心,並且感到不安全。
現在,這些擔心明顯地得到了證實,中國外交官成了直接受害者。憤怒的情緒一直在針對著美國,國家媒體將美國形容為一個行為像國際惡霸,避開聯合國行事,用衝突取代外交的自以為是的超級大國。
中國官方媒體沒有立即報道大使館被三枚北約導彈擊中的消息,但是從外國廣播中聽到了這條新聞的北京市民憤怒了。
外國電視上中國外交官從被炸毀的使館大樓艱難地通過消防梯爬下來尋求安全的畫麵將會激起政府采取強硬反應,盡管現在還不清楚中國可能會采取什麼樣的具體行動。
――路透社5月8日
北約永遠不會超越那片廢墟
北約一向指責別人為“戰爭罪犯”,現在恰恰是它自己犯下了轟炸中國使館的戰爭罪行。
北約對南聯盟的軍事行動已搖搖欲墜,麵臨徹底崩潰的可恥下場。
中國外交家可以從被轟炸的瓦礫中站起來,但北約卻可能永遠都不會超越那片廢墟。
北約現在咬了亞洲這條巨龍的尾巴,襲擊中國使館的代價將是巨大的。
――英國《星期日郵報》5月9日
凱普希望轟炸將不會使“貿易談判脫軌”
美中商業委員會主席羅伯特?凱普說,他希望對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的轟炸將不會使這些貿易談判脫軌。凱普說:“我們希望雙方能繼續不斷地工作,完成能讓中國迅速加入WTO的美中協議。”
但是,中國大使館被轟炸以及北京憤怒的示威活動可能意味著至少談判將推遲,這也使國會不太可能對中國的貿易地位隻進行一次表決。
經濟戰略研究所的經濟分析家格裏奇?馬斯特爾說:“我認為這將是幾個月來的一次大的爭吵。我認為這將使所有的事情都推遲,但是我不認為這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加入WTO進程。”
分析家們周一說,有關中國努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談判可能會因北約轟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使館產生的政治影響而倒退。
美國外交部的一位發言人說:“我們將和中國官員進行磋商,外交部正為今後的訪問製定計劃。”
根據現行法律,國會不對美國接受中國加入WTO進行投票表決,但是議員們將必須投票表決是否給予北京永久性貿易優惠和是否結束對曾經被稱之為“最惠國”――現在被稱為“正常貿易關係”――待遇的年度審核。
當局官員曾希望,和中國的這一貿易協議――在上個月朱?基總理訪問華盛頓時看起來已接近達成――能夠在5月底簽署。
那個時刻是重要的,因為克林頓將在6月初之前宣布他對給予中國又一年的“正常貿易關係”待遇的計劃。當局官員曾說,如果那時能達成一項WTO協議,作為WTO一攬子協議的一部分,他們將敦促國會同意給中國以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待遇。
美國的商業團體急於開發出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它們希望對北京的貿易地位隻進行一次表決,而不是兩次――先是年度審核,然後是在中國加入WTO後的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
――路透社5月10日
北約的戰略越來越危險
周五(5月7日)夜裏北約的導彈擊中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這不隻是像北約昨天所說的那樣令人遺憾,而且是外交上的災難,從而暴露出北約的戰略方向越來越危險和北約成員國之間存在分歧。
使館是主權國家的領土。北約殺害了呆在他們自己外交領土上無辜的中國公民。這是對一個非參戰國的挑戰,是很危險的,更糟的是這一非計劃中的目標正是北約最強大的批評者中國的大使館。由俄羅斯和德國的外交努力發起的和平動議――會導致一項聯合國決議――能否通過將取決於中國是否行使否決權。現在,中國將肯定堅持為不行使否決權提出高得多的要價:減少戰爭結束後部署在科索沃的任何聯合國部隊中的北約部隊,也許包括甚至在達成協議之前北約就得停火。北約加強對貝爾格萊德的轟炸破壞了外交努力。
現在該是理智地、清醒地考慮科索沃問題的時候了。鑒於巴爾幹地區冬季天氣嚴寒,會使現在的難民營變成死亡集中營,難民必須在入冬之前返回家園。因此,北約發動地麵進攻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在冬季發動這樣的進攻是不可能的。現在,美國是模棱兩可;法國是疑慮重重;德國清楚一旦北約部隊進入科索沃,它的聯合政府就會倒台。
北約虛弱和歐洲的人道主義災難是政治現實。但是,北約5000多架次的空襲已經使米洛舍維奇和俄羅斯在考慮一種接近北約所提條件的和平解決方案,這也是政治現實。聯合國有可能通過如下的一項決議:要求塞爾維亞立即結束在科索沃的暴力行動,並從科索沃撤出其部隊,建立一支事實上的聯合國安全部隊和科索沃自治政府。決不能讓好動武的將軍和好戰的政治家破壞這一成果,因為正是他們之間這種致命的結合直接造成了7日夜裏的災難。
――英國《觀察家報》5月9日
引人注目的施羅德
在北約轟炸中國大使館後,德國總理的訪問變得更加引人注目。如果施羅德明天登上飛往中國的飛機,那麼他將受到世界公眾的關注。
如果說以前迫切需要中國在安理會讚同科索沃和平解決方案是這次旅行的許多會談題目之一,那麼現在這個問題已上升到訪問日程的第一位。
在俄羅斯科索沃問題特使切爾諾梅爾金星期六抵達波恩前,施羅德的顧問們還在揣測,“和平進程可能因轟炸中國大使館而陷入停頓”。切爾諾梅爾金在與施羅德及其安全顧問施泰納會談後沒有按原計劃繼續飛往貝爾格萊德。
切爾諾梅爾金至少到了波恩。但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取消了倫敦之行。施羅德馬上給中國總理朱?基寫了親筆信,他在信中一方麵對轟炸表示震驚,但另一方麵希望為在聯合國安理會框架內和平解決科索沃危機所作的努力不要因此而受到影響。中國人對聯邦政府雖然仍表示友好,但形勢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