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正文詳聽計劃始末後立刻讚成。他的理由有三:一是,暗殺中共領導人,本來就是特務工作之一;二是,想藉此給香港政府壓力,因為在此之前,香港對我情報人員不太客氣,抓到老是判重刑;三是,這個計劃太漂亮了,可以說是天衣無縫。
穀正文並建議周、陳兩人,最好前一天,能帶小鄭住旅館,並將他的爸爸一起找來,免得小鄭臨陣退縮,壞了整個計劃。
4月10日,周、陳兩人從台灣帶著60萬港幣利用貨船偷渡至香港,與小鄭住進旅館,將現金交給小鄭的父親保管。當晚,台灣特務除了交給小鄭炸藥外,同時還教他如何使用,並就計劃細節,反複進行溝通演練。
4月11日,小鄭跟往常一樣上班去了,“平安無事”地通過工作人員例行檢查。小鄭的炸藥是如何通過檢查的?原來,台灣人員交給他的炸藥,叫做TNT,這是一種高科技的產品,一直由美國中情局提供台灣情報網使用。這一次,為了應付機場的安檢,特別做成牙膏模樣,裝進牙膏裏,而簡易的洗盥用具,機場工作人員是被允許帶入的。
就這樣,小鄭帶著TNT成功闖關。
4月11日早晨,小鄭負責3架飛機的清潔工作,其中包括來加油、作短暫停留的“克什米爾公主號”。他神色自若地跟著一組工作人員,進進出出,東打掃,西打掃,誰也沒有注意到他何時鑽進行李艙裝了定時炸彈,又何時失蹤。
失蹤的小鄭,是躲到飛虎將軍陳納德停在香港的民用客機裏,隨時等待飛往台灣。
看起來貌不驚人的小鄭,其實挺精靈的,當初與台灣特務在研擬退路時,他就提出一套逃生計劃,躲到飛虎將軍陳納德停在香港的民用客機內,因為這架飛機經常來往於港台間,最方便不過了。至於如何搭上便機,個子瘦小的小鄭,決定縮在飛機的機輪間,因為一般人想不到那麼狹小的空間,竟能藏人。
當天,一切都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進行,小鄭也順利躲入陳納德的民用飛機內,以後,倒是發生了一段意外的插曲,差點叫小鄭曝了光……
那就是陳納德的民用飛機,在小鄭躲進去後不久就起飛了(這一說法與本書307頁有異,但原文如此――編者注),不久,從啟德機場降落在台灣鬆山機場,由於飛機降落後,突然跳下一個人,當場引起一陣騷動。
飛機上跳下一個人,當時保安司令部在機場設有一個聯合檢查處,由一位姓趙的上校統籌管理。他以為來了一個“偷渡客”,嚇得雞飛狗跳,一通電話打到保安司令部。
還來不及吃中飯的穀正文在獲知小鄭提前到來後,立刻帶了兩個人,坐吉普車直到機場接人。
到機場時,趙姓上校,不讓穀正文帶走小鄭,一直嚷嚷,即使從飛機上“跳”下來,還是違法,隻要違法,一定嚴辦。
看著不明就裏的趙上校吵鬧不休,穀正文擔心驚動了媒體,最重要的是“克什米爾公主號”尚未起飛,小鄭絕對不能曝光,否則功虧一簣。不得已,穀正文隻好板下臉孔,說是“老先生親自交辦的”,如果消息見報,一切後果自行負責。然而根據穀正文了解,後來,這位無辜的趙姓上校還是因為這件事被免了職。
穀正文從機場接過小鄭後,便將他帶到延平南路有“南開大學”之稱的南所,讓他洗澡吃中飯,休息一下。
事實上,也在此時,台灣接獲消息,周恩來可能沒有登上那班飛機,因為“克什米爾公主號”並沒有按原定計劃從香港起飛。
當時不知道為什麼周恩來臨時改變注意,外界對此紛紛揣測說“因為他知道台灣特務在飛機上放炸彈”。對此,穀正文頗不以為然,他認為“周恩來根本不知道,隻能說他命大。”
後來周恩來為什麼沒有登上那班致命的飛機呢?據事後了解,周恩來因為接到緬甸及印度總理的邀約,準備先赴仰光約會,再轉赴萬隆開會,因此,才幸運逃過一劫。
載著中共代表團3人、中共5名記者、1名波蘭記者、1名奧地利記者、1名越南工作人員,一共11人,“克什米爾公主號”於飛越北婆羅洲沙撈越附近時,從行李艙突然傳來一聲巨響,飛機起火燃燒,像一團火球一樣衝進海裏,時間是4月11日下午6時30分。隻有3名印尼航空公司機組人員,在海上漂流幾個鍾頭後,奇跡似地獲救。
根據穀正文表示,蔣介石事前並不知道保密局炸機的舉動,第二天,毛人鳳才親自向他報告,並對周恩來幸免於難深表遺憾。不料,蔣介石聽完後,非但沒有生氣,還覺得給大陸一個下馬威,挫挫士氣,感覺不錯,因此簽下好大一筆獎金――美金9000元,犒賞有功人員。
而台灣對於萬隆會議前夕發生這種敏感新聞,也一反常態,3家晚報均以不太顯著的版麵處理空難的消息。《中央日報》第二天更是隻字未提,直到第三天才在第二版,以不到50字的內容交待了事。
雖然台灣當局始終低調處理這件空難,不過由於罹難人員包括5個國家,在國際輿論及中共壓力下,為求破案,香港政府曾雷厲風行展開一連串調查審問一幹人等,連小鄭點頭之交的朋友,幾乎無一幸免,紛紛被抓去嚴刑拷打,希望逼出小鄭的下落,及整個案情的來龍去脈。
打了又打,問不出一個所以然,不顧中共的抗議,香港政府隻得放人,隻起訴了本名周駒的小鄭一人。問題是光知道凶手是小鄭,可是人海茫茫,到哪裏才能將小鄭逮捕歸案?
另一方麵,在台灣保安單位嚴加保護下,小鄭一切平安,其父在情治人員安排下,也在案情曝光前,安全偷渡去台,父子倆抵台後,立刻改名換姓,如今已在台灣落地生根。
“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事件,盡管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穀正文卻說,最大的收獲是,的確讓香港政府嚇了一跳。因為事後台灣在香港情報網的最高督導王新衡,曾與港督達成了口頭協議,對於台灣特務,香港可以破壞組織,可以抓人,但不準判刑,直接遣送回台,交由台灣自行處理,如果香港政府答應放台灣特務一馬,則台灣特務保證不在香港再搞炸機、殺人、放火等恐怖行為,並停止印製港幣假鈔。
蒙上神秘麵紗的“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事件,已經事過境遷40年,周、陳兩人也先後在前年、去年離開人世。穀正文指出,如今他站出來,坦承是台灣當局主謀放的炸彈,當局可能會覺得某種程度的難堪。不過今年85歲的穀正文還是忍不住要說:“從世界各國的曆史來看類似這種政治謀殺事件多得不勝枚舉,事實上這已不是‘對不對’的問題,而是‘做不做’的問題。”
根據台灣《中國時報》周刊最近介紹,穀正文生於1910年,原籍山西汾陽。在抗戰以前,穀正文在北京大學念書時已是國民黨特務(即所謂“職業學生”)。他後來還擔任“華北特種工作組”的組長,專門執行破壞中共組織及暗殺中共幹部或親共人物的任務。他是以戴笠為局長的軍統局的大特務。
1949年國民黨政權在大陸潰敗後,穀正文隨軍統局遷往台灣。到了台灣,30多歲的穀正文繼續幹他的本行,擔任情報機關的“偵防組”組長長達17年之久。後來,他又升任“情報局督察室”主任。
不久前,中華航空公司一架運輸機在台灣境內墜毀,引起各方麵議論。退休多年的穀正文也發表一番高論,大膽假設華航這架飛機可能是“人為蓄意破壞”。此言一出,引得華航高層人員的不滿和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