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斯大林格勒像個大火爐(3 / 3)

第62集團軍整個防禦正麵上都在進行激戰,馬馬耶夫以北,戰鬥更加激烈。軍事委員會分析了集團軍整個防線上的情況後認為,德軍下次的強大突擊將指向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工廠、“巴裏卡德”工廠和“紅十月”工廠。德軍已把重兵從斯大林格勒南郊調到了這個方向。

崔可夫中將利用從維什涅瓦亞長形凹地至伏爾加河岸之間4~5英裏的地區,組織了縱深梯次的防禦,把若盧傑夫少將的近衛第37師部署在第二梯隊。此外,他還給工人支隊補充了武器,使他們與部隊之間建立了協同通信聯係。原先工人支隊隻是修複被破壞的大炮和坦克以及其他兵器,如今他們必須拿起武器與第62集團軍的戰士們並肩保衛自己的工廠了。

薩拉耶夫師的一個團,作為預備隊,被調到伏爾加河的左岸。

集團軍的中央地段上,即紅十月鎮和巴裏卡德鎮一帶,戰鬥一直進行得十分激烈。古爾季耶夫師於10月2日實施了反衝擊,遭敵阻擊後,被迫暫時停止,於日落前終於攻占了矽酸鹽工廠的一部分以及巴裏卡德鎮的西北郊。至此,再無力向前發展。

斯梅霍特沃羅夫師正與沿圖書館大街和卡魯謝利大街進攻的敵人優勢兵力展開戰鬥。激烈的戰鬥有時發展到白刃格鬥,天黑前敵人進至采霍夫斯基大街和聖經大街。

9月底10月初的日子裏,蘇第62集團軍的防線上,到處進行著激烈的交戰。德軍占領了奧爾洛夫卡後,就對靠近伏爾加河邊的“紅十月”廠、“街壘”廠和拖拉機廠發起進攻。

守衛“紅十月”廠的是古裏耶夫少將指揮的近衛第39師。這個師把工廠的各個車間都變成了攻不克的堡壘,而工人們仍然在密集的槍聲中堅守著崗位。

德國人的進攻開始了。密密麻麻的炮彈把工廠圍牆轟塌了,但德國士兵一接近工廠區就遭到蘇軍猛烈炮火的還擊。戰鬥呈膠著狀態。幾天後德軍發現在“紅十月”廠和“街壘”廠之間,有一條從伏爾加河一直向西延伸的衝溝,溝裏堆滿了爐灰渣。他們打算利用衝溝發起進攻。

其實,蘇軍早已發現了衝溝的秘密,波得·紮伊采夫中尉率領一個機槍排守衛在衝溝後麵。當德軍悄悄逼近時,紮伊采夫用準確的點射回敬他們。

偷襲不成,就來強攻。德軍的炮兵壓得陣地後的蘇軍抬不起頭,但炮火一停德軍開始衝鋒時,蘇軍的機槍就響了起來。忽然,一機槍手被放炮火擊中倒下了,列兵葉梅利揚諾夫立刻衝上去,用機槍不停地掃射著。

這一天德國輪番衝鋒數十次,但都沒有成功。紮伊采夫受傷了,排長也倒在機槍旁,身後是卡拉肖夫中士指揮作戰。黃昏時,那條溝裏躺著400多具德軍屍體。

10月初,整個斯大林格勒像一座熊熊燃燒的大火爐。城北作戰異常激烈,市中心槍炮聲也從未停止。經過不停的轟炸,城市建築早已倒坍。但行進在瓦礫間的德軍依然心驚肉跳,他們不知什麼時候會從什麼方向射出一串子彈,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流血的代價。即使是德軍完全占領的區域,也總有幾座樓房成為德軍難以攻克的堡壘,消耗著德軍力量。保盧斯不得不分散力量,去對付來自四麵八方的威脅。德軍的進攻也就從開始的狂潮怒濤,漸漸變成平緩的細流碎浪最終走向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