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可笑,三大組織最初成立的目標是反清,一旦咱們動手,他們可就難受了,畢竟咱們做的正是他們建立的初衷。翼王叔,你不覺得很有趣嗎?”洪天貴惡趣味的說道。
翼王苦笑,他對於洪門青幫這樣的幫派組織根本不感興趣。反清反了幾百年也沒見什麼成績。而且翼王相信,天國一旦將他們取締,必然會遭到他們的反抗,現在的三大幫派組織早已經隻剩下反清的外衣了。
洪天貴的指令下達,三大幫派全部在取締範圍之內,這對整個天國民間來說無疑是個大地震。
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三大組織明麵上的人一下子消失不見,仿佛三大組織一下子放棄了天京城。
負責這件事情的翼王可不敢怠慢,出走這些年,他可是深知這三大組織在民間的能量。
在洪天貴要求下,翼王在命令大軍加強天京城戒備的同時,率先在軍中展開了清查幫派成員的行動。
軍中都有軍籍,尤其是在成立中華民主黨之後,洪天貴更是重視對軍中成員的來曆清查,這次帶到天京來的都是最早跟隨他的老底子,但也不能保證裏麵沒有三大幫派的人。
洪天貴的擔心沒有出現,三大幫派好像銷聲匿跡了一般,足足半個月沒有動靜。
洪天貴在最初的關注之後就將精力轉到整個天國建設上來。
經過前期的幾次大戰,曾國藩的湘軍主力被消滅大部,剩下的則分別退縮到湖南和廣西****傷口。而且隨著國防軍五個新軍的組建,控製在洪天貴手中的兵力達到了驚人的二十萬人,這還不算在東方忠王和侍王麾下的數萬人馬,如果全部算上,整個天國大軍達到了三十萬,遠遠的超過了巔峰時期的兵力。
在國防軍強大的同時,對軍需後勤的消耗也是驚人的。即便是在富庶的江南地區,養活幾十萬大軍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更何況滿清與列強勾結,封鎖了天國的對外貿易,憑借走私獲利杯水車薪,洪天貴迫切需要錢財和糧食。
最重要的就是農業,洪天貴控製江南流域,雨量充沛,水稻一年兩熟,隻是產量無法和後世相比。洪天貴在鼓勵民間開墾荒田的同時,給國防軍五個軍下達了軍墾的命令。尤其是江西湖南兩省,連年戰亂使得大片好地荒蕪,正適合軍隊開墾。
除了水稻種植,洪天貴還大力鼓勵民間種植土豆和番薯,並親自帶頭,在天京城外開辟了一畝荒田。
在洪天貴一條一條的利農政策下,整個天國數省之地遍地農桑,農業成為了整個天國社會的主旋律。
除了農業,洪天貴對商業的投入也是很大的,單單商會就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組建了十幾支,一些民間作坊在洪天貴的政策支持下,開始了快速的發展。
中國從來不缺少精明的商人,隻要政策合適,商人就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相比於洪天貴的皇家產業,這些民間產業才是天國商貿發展的基礎。而且民間商業最大的好處就是純粹的追逐利益,一旦他們擁有了一定的實力,就會無所畏懼的向外拓然觸角,商人逐利,在利益的驅使之下,滿清和西方列強的封鎖會變得漏洞百出,一切危機將不攻自破。而洪天貴隻需要為這些商人在發展初期階段保駕護航就可以了。
當然,這一切實現的基礎就是天國政權的穩定,西方的威脅減弱,東方的威脅卻始終在增加,滿清不遺餘力的加強淮軍的實力,根據洪天貴得到的消息,現在李鴻章麾下的淮軍兵力已經擴充到了六萬人,滿清更是大手筆的從西方購買了武器裝備進行現代化武裝。
除了淮軍,英法聯軍也從最初的三千人擴充到了八千人,根據消息,最近還有一支數千人的援軍到達。
麵對這種威脅,洪天貴發出詔令,組建了東方統帥部,忠王李秀成擔任東方主帥,侍王李世賢擔任副帥,同時抽調了一個營教導隊送往東方,組建基層政治係統。對於師級及以上,洪天貴沒有調整。
此外,洪天貴給予忠王和侍王最大的作戰自主權,東方戰事全部由忠王和侍王負責,洪天貴則接手所有的後勤保障工作。西方攪和的湘軍武器裝備以及蘇福省和浙江省的大部分產出被洪天貴送往東方前線。
這無疑是對忠王和侍王的最大肯定,兩人因為洪天貴安插政治人員的不快也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