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朝堂上下之所以如此同仇敵愾的拒絕,倒不是為了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而是因為東三省對於滿清來說可不是普通的地方,那是滿清的崛起之地,是滿清的根,就算滿清朝廷再昏聵也不可能將祖宗的龍興之地拿出去做交易。此時的滿清還不是幾十年之後分崩離析的狀態,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在兩宮太後的帶領下,滿清朝堂逐步趨於穩定,英法聯軍侵華造成的影響已經消除了大半,****上國的傲然還未曾徹底消散。
當然,滿清也是需要俄國出兵的,沙俄的軍隊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隻是條件需要雙方仔細的談,東三省是不可能的,其他地方倒不是不能談。
對於滿清的舉動,太平天國自然也得到了消息,這次洪天貴沒有漠然以待,他通過天國國內的第一份官方報紙《太平日報》對滿清賣國求榮的舉動進行了大肆的口誅筆伐。洪天貴親自動手,親自列數滿清十大罪狀,同時號召全天下的漢人團結起來,共同將滿清趕出關外。甚至洪天貴還盜用了後世國父的口號:“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對於洪天貴的舉動,滿清和西方自然極為關注,太平日報的內容以八百裏加急送往北京城,引的滿清朝堂震怒,兩宮太後怒斥太平天國妖言惑眾,奈何滿清沒有自己的報紙,毫無辦法又咽不下這口氣的兩宮太後將這個燙手山芋丟個了南下的欽差大臣恭親王奕?,此時恭親王奕?已經南下過了山東,他在路上受命全權處理此事。
恭親王也覺得無比棘手,他總不能跑到太平天國境內要求洪天貴禁止發行太平日報吧!
後來他的心腹幕僚給他出主意,可以借助洋人在上海創建的報紙才反擊。恭親王接受了這個建議,他的幕僚們聯合寫了一份討伐太平天國的剿文,以八百裏加急送往上海拜托英法報紙發布。
沒想到此舉引爆了華夏那剛剛萌芽的輿論界。在租界的西方國家創辦的報紙紛紛轉載,很多人看到了此事蘊含的巨大商機,甚至有一家上海報紙還膽大包天的派人和太平天國,要求承擔太平日報在上海的發行。
洪天貴求之不得,來自後世的他可是太明白輿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這個民智未開的時代,少量的文化人就是通過報紙書籍了解這個時代。如果天國能夠掌控輿論方向,就可以徹底扭轉太平天國在正統文人心中的印象,最大可能的吸引這個時代的人才為天國所用。
和後世報紙泛濫不同,這個時代的報紙無論是發行模式還是發行量都極為弱小,洪天貴敏銳的看到了小小報紙中隱藏的機會,自然會大力支持。
洪天貴親自批示,天國剛剛上任的第一任宣傳部長萬鵬飛作為天國特使親自帶人前往上海,擺出了車馬和滿清打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