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叔父祭奠侄兒的祭文。按一般祭文慣例,稱頌死者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老成雖不是什麼大人物,一生過得很平凡,但總會有些好處值得稱頌,而韓愈在這篇祭文中一概舍棄,隻字未提老成有何德何能。文中所涉,都是一些值得懷念、憂戚和遺憾的生活瑣事。在這些如敘家常的敘寫中,處處融進作者的至痛之情。叔侄情深,又遭死別。韓愈既痛老成壯年早逝,又深責自己未盡到叔父之責,更敘自己現在所能做之事,以作為對老成的感情補償。
就是這樣一篇在傳統祭文中不倫不類的文字,卻贏得千百年來人們的激賞。茅坤說:“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通篇情真刺骨,無限淒切,祭文中千年絕調。”林雲銘說:“祭文中出於至情之語,以茲為最。”蔡鑄說:“自始至終,處處俱以自己伴講,寫叔侄之關切,無一語不從至性中流出,幾令人不能辨其是文,是哭,是墨,是淚。”一言以蔽之,此文感人者,至情也。韓愈寫此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留給後人看,而是為了傾吐自己的叔侄親情和悲情。文章如敘家常,卻充滿生活氣息;雖多抒情,但感情真摯,絕無為文造情之弊。讀這樣的文章,可以想見韓愈寫此文時邊哭邊寫的情狀,這如泣如訴的血淚文字,自會引起人們強烈的感情共鳴,久傳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