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傾國傾城的紅顏固然不多,可也不少。
可無論那個人都比不上她,因為她是趙師容。
柳隨風和趙師容花前月下,大部分時間談論的不是什麼風花雪月,更不是什麼詩詞歌賦,也並非是那偌大個江湖,而是天下,而是平定天下。
當然他們也談論了其他,可風花雪月確是最次的,他們除開談論天下,論江湖以外,也論武。
五展梅劍法、五瓣蘭刀法正是他們在閑談閑暇之餘創立的武功。
五展梅劍法不僅僅是劍法,也是刀法。
五瓣蘭刀法不僅僅是刀法也是劍法。
江湖上不少人都知曉流雲水袖趙師容的成名武器是劍,也知曉趙師容的五展梅劍法精妙絕倫,實踐難逢敵手,可沒有幾人能知曉趙師容不僅通曉五展梅劍法也通曉五展梅刀法,而且就連五瓣蘭刀法劍法也是一樣的,而且柳隨風入隋之前又已與趙師容將五展梅、五瓣蘭兩種截然不同行招的招式融合為一,並且成為了兩人極少時候會施展的絕招,可如今柳隨風也已經不能不施展了,因為他麵對的對象是燕十三。
燕十三以自身為劍施展出來的奪命十四劍閃不了,避不開,逃不掉,招架不了,隻有迎擊。
因此柳隨風施展出了這一招,這是融合四種劍法刀法的招式。
劍不是劍,刀也不是刀,招式甚至都已經不是招式。
隻有意。
你可以說他是劍意,也可以將他是刀意,甚至可以說他是武意。
招式出手便奪了燕十三的勢,因此招式便完全施展出來了。
不要說身在其中的燕十三可以感覺到那以劍法施展出來的招意,就算是四周旁觀的眾人也感覺得出,可他們的感覺各有不同,譬如歸海一刀瞧見的是一種妙到不可思議的刀意,而段天涯瞧見的卻是劍意,譬如一向擅長用刀的雲玉真瞧見的偏偏是一種極其玄妙的刀招,而胡金袖瞧見的卻是一種近乎於清風的身法,看見的更是一種非凡絕倫的美。
望著這一招每個人瞧見的東西都不一樣,感觸也不一樣。
而燕十三瞧見的也和其他任何人都不一樣。
他沒有看見刀,也沒有瞧見,沒有看見梅花,也沒有瞧見蘭花,他什麼都沒有瞧見,可他已經感覺春暖花開了。
四周都是花香,而花香便是劍意。
柳隨風這一劍已經不重劍招而中劍意,恰恰是於重劍招而不太重劍意的奪命十四劍相反。
江湖中對於劍招與劍意有過許多辯駁與分析,可誰也說服不了誰,因為古往今來都有以無上妙絕劍意即便了曠古劍招的劍道高手,也有巧奪天工劍招即便妙絕天下劍意的劍客,彼此之間實在難以分伯仲。
如今的柳隨風施展的招式重視的是劍意,而劍招卻顯得有些平平無奇,而燕十三這奪命十四劍卻恰恰相反。
這第十四劍本就是前麵第十三劍刁鑽狠辣快速劍招之精華,更已將這種刁鑽狠辣快速提升到了一個極致,因為變化實在太多太快,以至於看上去沒有任何變化,可實際上卻時時刻刻都發生變化,而且還是千變萬化。
這幾乎是極致變化的一劍,因此看上去便是不變。
柳隨風、燕十三也都沒有想到,他們居然也陷入了前人今人以及後世之人對於劍法爭論的怪圈中劍招與劍意孰強孰弱?
這一刻他們也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驗證高下。
輕柔似風,縹緲若雲,優雅如流水的一劍刺出。
而詭譎如奇石聳立山嶽,陰狠如蓄勢待發而毒蛇,刁鑽如唐門暗器的一劍也刺下。
一者由上而下,一者由下而上。
一人以身為劍,一人附身於劍。